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简述了焚烧麦秸秆的害处、实施小麦秸秆覆盖还田的好处以及实施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宣传、广泛培训;政府引导及加强技术指导等。
作者
蔡淑影
机构地区
蒙城县农广校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3期97-97,147,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焚烧
覆盖
还田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予燕,陆晓波,任兰,孙娟.
秸秆焚烧期间空气中细颗粒的组分特征[J]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1,3(5):38-41.
被引量:16
2
魏廷举,耿全胜.
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2(1):30-33.
被引量:16
3
班赢红.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试验研究初报[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9):45-4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王坚,庄马展,杨红斌,张学敏,曹超,黄厔.
厦门市空气PM_(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特征[J]
.环境化学,2006,25(4):518-519.
被引量:11
2
吴兑.
大城市区域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发布[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9):1-7.
被引量:125
3
张红,邱明燕,黄勇.
一次由秸秆焚烧引起的霾天气分析[J]
.气象,2008,34(11):96-100.
被引量:40
4
陈晓秋,俞是聃,傅彦斌.
福州市春、冬季霾日与非霾日PM_(2.5)及碳气溶胶污染水平与特征[J]
.中国环境监测,2008,24(6):68-72.
被引量:22
5
段凤魁,鲁毅强,狄一安,刘咸德,张弘远,杨晓光,虞统.
秸秆焚烧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环境监测,2001,17(3):8-11.
被引量:48
共引文献
34
1
韩成伟,张岩,李时群.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发展概况[J]
.农业与技术,2005,25(4):121-124.
被引量:8
2
郭宪,金玉美,连海明,王娟.
麦秸覆盖对杂草萌发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584-2584.
被引量:34
3
张劲,李兆华,朱联东,杨芳,赵泉.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的研究进展[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26(3):1-5.
被引量:8
4
李建兴.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9,47(9):58-61.
被引量:1
5
蒋留芳,蒋渊澄,鞠久志.
秸秆还田及腐秆剂应用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0(3):299-299.
被引量:2
6
张效明,李毅,徐宗进,汪洪洋,张立智.
东海县稻田麦秸还田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5):272-272.
7
王凤保.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7):117-117.
被引量:2
8
杨卫国,马超,梅亚林,王显,吕卫光.
麦茬秸秆还田对直播稻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2010(4):44-44.
被引量:2
9
陈全林.
不同耕作方式对西昌市小庙乡麦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2(7):276-277.
10
周顺,陈丽萍,王宁,黄晋祥.
皖北地区小麦秸秆焚烧问题研究[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6):20-21.
被引量:1
1
肖旭,胡德平,王凤文.
不同方式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0,20(4):42-42.
被引量:13
2
郑元红,胡娟,谢文,申玲.
毕节地区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试验研究初报[J]
.耕作与栽培,2002,22(3):6-7.
被引量:6
3
班赢红.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试验研究初报[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9):45-46.
被引量:7
4
黄晶,王学春,郅正鸿,陶诗顺.
小麦秸秆翻埋还田对水稻秧苗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6,34(3):276-281.
被引量:11
5
宋文忠.
增投入 抓覆盖 秸秆还田夺高产[J]
.山西农机,2001(2):31-31.
6
王凤保.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7):117-117.
被引量:2
7
李贵,冒宇翔,沈俊明,薛林,王晓琳,张自常.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杂草化学防治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6,29(5):1102-1109.
被引量:9
8
王虎,王旭东,田宵鸿.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不同活性组分储量及分配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12):3491-3498.
被引量:57
9
牛新胜,刘美菊,张宏彦,李晓林.
不同耕作、秸秆及氮素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杂草生物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6):49-53.
被引量:14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