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胡琴曲的润腔艺术──方言与传统声乐对江南胡琴曲润腔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8
共引文献11
-
1杨永贤.丝竹乐与江南丝竹——渊源小考[J].艺术探索,2001,15(6):34-35. 被引量:1
-
2张应斌.吹叶与少数民族的吹叶之歌[J].民族文学研究,2002,20(1):26-30. 被引量:2
-
3程晖晖.乐籍、妓籍、花籍之辨析——兼论乐籍制度下的女乐以艺为本、声色娱人的功能传统[J].音乐研究,2007(2):22-28. 被引量:10
-
4孟丹.双鬓作雪 寸心如丹──记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周广仁教授[J].人民音乐(评论),2000(8):12-14. 被引量:2
-
5余兆欣.推因究源木排号——探源南昌朝阳洲木排号子[J].中国音乐,2013(2):115-118.
-
6陈春园.再论《二泉映月》[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34(4):112-117. 被引量:1
-
7张春蕾.民间音乐思维的转变与丢失——作为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的《二泉映月》[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7(1):52-59.
-
8朱维婷.于“无意”中谱精品——论华彦钧二胡作品的创作素材和技法特征[J].音乐创作,2018(2):151-153.
-
9候艺航,王立扬.浅谈江南丝竹中的琵琶艺术特征[J].艺术评鉴,2019,0(13):36-37.
-
10刘承华.中国传统音乐的“花鸟”母题及其文化意蕴[J].中国音乐,2003(2):34-3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153
-
1吴凡.民歌的流传变异性刍议——以民歌《打花鼓》与《凤阳花鼓》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3):35-36. 被引量:8
-
2冯光钰.从地域文化看曲艺唱腔流派[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7-13. 被引量:7
-
3袁征.梅山民歌考源——梅山民歌系列研究之一[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3):12-17. 被引量:7
-
4孟宪辉.“改土归流”与土家族民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S1):32-33. 被引量:10
-
5张文英.曲外加腔话“润腔”[J].剧作家,2005(4):109-110. 被引量:6
-
6蓝雪霏.畲族民歌在迁徙途中的遗留[J].音乐研究,1998(3):47-56. 被引量:5
-
7乔建中.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3):3-9. 被引量:72
-
8刘正维.二黄腔论源[J].音乐研究,1986(1):75-91. 被引量:6
-
9王志毅.《茉莉花》的地理属性[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4):98-101. 被引量:8
-
10屠明.湖北民间器乐曲《十样锦》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9(3):131-14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8
-
1兰晓薇.1984~2005年民族音乐中的润腔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57-159. 被引量:5
-
2王冰.二胡乐曲中的戏曲元素畅谈[J].艺术教育,2008(6):107-107. 被引量:8
-
3黄永勤.弓弦乐器与江南文化艺术关联的研究——以二胡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9):109-113.
-
4乔建中.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J].音乐研究,2011(3):5-18. 被引量:62
-
5徐婷婷.浅谈江南风格二胡曲的艺术特色[J].北方音乐,2015,35(9). 被引量:1
-
6史静.新时期二胡音乐及其演奏技巧的新发展[J].邢台学院学报,2017,32(1):165-166. 被引量:2
-
7陈浩.南派二胡曲《江南春色》的演奏[J].河北画报,2022(8):130-132.
-
8陈诺,梁伟.刘天华《病中吟》历史录音考述[J].人民音乐,2023(4):68-73.
二级引证文献78
-
1文飞,白雪梅.民歌的文化功能与生态图景——评何晓兵《中国传统民歌赏析》[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4(7):75-79.
-
2赵君,郭宇,王振波,苏娜.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民歌类非遗项目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山东艺术,2024(1):6-23.
-
3原庄圻.二胡曲《剪窗花》的音乐特色及演奏特点[J].黄河之声,2022(2):117-119. 被引量:1
-
4沈德鹏.浅谈中国声乐作品中的“腔”[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29(2):173-175.
-
5蔡际洲,许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关于学术规范的审视与学术创新的反思[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191-202. 被引量:16
-
6赵文怡.程式借用与润腔活态的解读——四首筝曲中戏曲音乐元素的运作方式[J].歌海,2011(6):37-44. 被引量:1
-
7欧阳绍清.多学科视野下的红色音乐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30-34. 被引量:6
-
8杨丹萍.浅谈汉族民歌演唱的润腔和用声特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209-209.
-
9乔建中.两点思考,一些问题——简议区域音乐研究的优势与不足[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4):15-18. 被引量:6
-
10张江莉.在民族音乐学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运用GIS技术的设想[J].民族艺术研究,2013,26(4):60-64. 被引量:3
-
1孙怡.陕西风格胡琴曲的润腔艺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4):48-53. 被引量:7
-
2董晓梅.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中民族化创作技法探析[J].音乐创作,2012(12):123-125. 被引量:4
-
3胡晓.浅谈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J].歌海,2009(3):36-37. 被引量:2
-
4梁佶中.通俗唱法的润腔技巧对民族唱法润腔艺术的借鉴作用[J].音乐创作,2011(2):132-133. 被引量:2
-
5胡芝风.性格迥异 风情万种——看袁淑梅演出《月嫂》、《天山丽人》[J].中国戏剧,2007(5):31-32.
-
6李钰鹏.键盘即兴的艺术(上)[J].乐器,2004(9):26-28. 被引量:4
-
7肖兵.谈声乐表演和器乐表演中的呼吸美[J].云梦学刊,2003,24(3):83-84. 被引量:2
-
8梁佶中.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04,17(5):48-53. 被引量:20
-
9王春伟.浅谈豫剧常派的特色润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以《海风阵阵愁煞人》和《木兰从军》为例[J].青年科学(下半月),2014,0(8):206-206.
-
10孙怡.河南胡琴曲的润腔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0(4):23-26.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