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区域划分与城市化发展作用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辽阔复杂的土地要求发展城市化的过程中采用区域视角。历史上也采用了各种划分方式,对城市化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作用机制。作为区域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城市群的发展是实现区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城市化需要的方向之一。
作者
吴夏艳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外资》
2013年第4期216-217,共2页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关键词
区域划分
城市化
内在动因
城市群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2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1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AnthonyJ. Venabes, 2000, Cities and Trade:external trade and internal geography in developingeconomics.
2
陈彦光.
城市化:相变与自组织临界性[J]
.地理研究,2004,23(3):301-311.
被引量:58
3
方创琳,宋吉涛,张蔷,李铭.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
.地理学报,2005,60(5):827-840.
被引量:320
4
胡序威.
组织大经济区和加强省区间规划协调[J]
.地理研究,1994,13(1):16-22.
被引量:8
5
江曼琦.
企业组织与区域成长的经济分析[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90-96.
被引量:5
6
克里斯泰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商务印书馆2000年.
7
李培祥.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
.地理科学,2006,26(2):136-143.
被引量:33
8
庞晶,叶裕民.
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J]
.生态经济,2008,24(2):97-99.
被引量:14
9
杨冬梅,张宗坪,牟芳华.
我国区域城市化水平比较[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2(5):72-75.
被引量:4
10
袁朱.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相关基础研究的理论综述[J]
.开发研究,2007(2):24-29.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32
1
马昂主.
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联系——研究亚洲发展中地区空间经济转变的新理论框架[J]
.城市问题,1993(5):6-13.
被引量:10
2
宁越敏.
从劳动分工到城市形态(一)──评艾伦·斯科特的区位论[J]
.城市问题,1995(2):18-21.
被引量:21
3
宁越敏.
从劳动分工到城市形态(二)──评艾伦·斯科特的区位论[J]
.城市问题,1995(3):14-16.
被引量:6
4
江小涓.
产业政策实际效果的初步评价[J]
.社会科学辑刊,1996(1):53-57.
被引量:16
5
胡序威.
论中国经济区的类型与组织[J]
.地理学报,1993,48(3):193-203.
被引量:45
6
吕拉昌.
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的整合模式研究[J]
.地理科学,2004,24(5):522-527.
被引量:23
7
朱宝树.
转型时期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与非农化滞后问题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0(4):32-38.
被引量:15
8
周一星.
人文地理研究能为制订国家政策作贡献:——以城市发展方针研究为例[J]
.人文地理,2001,16(1):1-5.
被引量:18
9
蒋耒文,考斯顿.
中国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探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1(1):45-51.
被引量:48
10
许学强,周春山.
论珠江三角洲大都会区的形成[J]
.城市问题,1994(3):3-6.
被引量:62
共引文献
518
1
孙久文,易淑昶,傅娟.
提升我国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承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研究[J]
.天津社会科学,2021(2):102-109.
被引量:18
2
郑莉莉,邓楚雄,王莹.
基于多源灯光数据的中原城市群城市扩张时空变化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1(4):401-411.
被引量:4
3
王腾波,张英,翟亮,成思远.
夜间灯光视角下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特征研究[J]
.测绘科学,2022,47(8):166-173.
被引量:4
4
张仲伍.
山西省城市群建设的初步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2):104-108.
被引量:1
5
王西琴,邢思齐,张远,张兵.
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J]
.生态经济,2009,25(2):45-49.
被引量:30
6
陈春林,陈红,韩阳.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城市集聚区的空间演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121-124.
被引量:6
7
ChangLong SUN,XiaoLei ZHANG,Nuo JIN,HongRu DU,WenWen MA.
Spatial difference features and organization optimization of cities and towns in Tarim River Basin[J]
.Journal of Arid Land,2010,2(1):33-42.
被引量:3
8
周春山,金万富,史晨怡.
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思考[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3):302-312.
被引量:30
9
艳燕,张弛,匡文慧,罗格平,陈春波.
天山北坡城市群非渗透面下的土壤有机碳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6):781-789.
被引量:5
10
陈明星.
城市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科学问题[J]
.地理研究,2015,34(4):614-630.
被引量:145
1
董鑫,陈爽英.
区域视角下中国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实证研究[J]
.技术经济,2013,32(2):1-6.
被引量:2
2
汪晓文,倪鲲鹏,马晓锦.
区域视角下新兴产业集聚与产业规模的关系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15(2):110-118.
被引量:3
3
刘星.
西部大开发障碍因素及路径选择[J]
.经济师,2004(11):125-125.
被引量:1
4
黄志亮.
在区际分工与协作中推进重庆的城镇化[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1):1-5.
被引量:1
5
陈鹏.
河南实施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J]
.决策探索,2009(24):26-27.
6
陈栋生.
城市化研究的一部力作——《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评介[J]
.中国城市经济,2011(5):76-76.
7
倪方钰,段进军.
基于区域视角下对江苏城镇化模式创新的思考[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5):11-15.
被引量:9
8
孟莉.
区域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2):57-59.
9
胡姗姗,云坡.
区域视角下中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效率的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1,0(8X):114-115.
被引量:2
10
杜慧.
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基于产业和区域视角的实证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2013,16(4X):175-175.
中国外资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