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龙场悟道与王阳明诗歌体貌的转变 被引量: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王阳明龙场悟道前后诗歌创作情况的不同体貌说明,龙场悟道不仅对于其哲学的良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其自身的生命意义以及由此导致的诗学转折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在龙场悟道之前,王阳明的诗作具有两种特征:一是凄伤低沉与豪放不羁杂陈的情感基调,二是依然有讲求诗艺的倾向。而在龙场悟道之后则表现为:一是心态的从容与心境的平和使其写出了较之前期更为空灵悠闲的作品,二是良知超然物外的情怀形成了其诗歌创作的幽默戏谑风格,三是对心灵的重视使其山水咏物诗具有了突出的主观色彩,四是其圣贤人格与高尚境界使其抒情诗具有了爽朗的格调与豪迈的气势。四种转变形成了王阳明性灵诗歌的新特征。
作者 左东岭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3,共6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王世贞:《明诗评》四,见周维德《全明诗话》第2035页,齐鲁书社2005年版.
  • 2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见《黄宗羲全集》第七册第200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 3《王阳明全集》第675页,第677页,第692页,第699页,第700页,第710页,第676页,第684页,第671页,第791页,第793页,第729页,第755页,第776页,第774页,第703页,第765页,第772页,第780页,第786页,第7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 4任渊、黄宝华点校《山谷诗集注》,第8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 5彭阿凤.三分之二阳明诗[J].文物春秋,1996(3):66-68. 被引量:1
  • 6钱谦益.《列朝诗集》,许逸民等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406页.
  • 7朱彝尊:《明诗综》,第1415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
  • 8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498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