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画中的纯器乐演奏图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出土汉代墓葬画像石中罕见的纯器乐演奏形象,利用图像学的方法,并借鉴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图中有关乐器的属性、放置与演奏方法,特殊乐器的来历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综合考证,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并从音乐史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民族学等方面,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初步分析论证。
作者
李荣有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55,共4页
Chinese Music
基金
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项目<汉画与汉代音乐文化研究>!(99HD54)课题
关键词
汉代
纯器乐演奏图
图象学
考证
文化价值
画像
分类号
K879.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63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2
1
南阳汉代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图479.
2
王建中,闪修山.南阳汉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15.
3
吴曾德 闪修山.汉代画像石砖研究.中原文物,1996,:40-55.
4
萧友梅.中国古代乐器考.音乐艺术,1989,(4):1-9.
5
唐杜佑.《通典·乐四》.
6
《后汉书·五行志》.
7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253.
8
王沛纶.《音乐辞典》[M].文艺书屋印行,314.
9
辞海·艺术分册[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246.
10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甘肃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图2.7.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刘东升.
敦煌学研究的新创作——敦煌壁画乐器仿制成功[J]
.敦煌研究,1992(3):27-28.
被引量:1
2
郑汝中.
敦煌壁画乐器研究(摘要)[J]
.敦煌研究,1988(2):60-62.
被引量:5
3
郑汝中.
敦煌壁画乐器分类考略[J]
.敦煌研究,1988(4):10-25.
被引量:23
4
高群.
音乐图象学[J]
.中国音乐学,1992(3):138-144.
被引量:1
5
杨荫浏.
国乐前途及其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89(4):4-15.
被引量:73
6
魏廷格.
反思中国现代音乐文化问题的重要历史文献——关于杨荫浏先生《国乐前途及其研究》一文[J]
.中国音乐学,1989(4):16-23.
被引量:11
7
韩国鐄.
音乐图像学的范围和意义[J]
.中国音乐学,1988(4):50-55.
被引量:23
8
缪也.
音乐图像世界里的袁荃猷[J]
.人民音乐,1987(8):37-3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5
1
陈业新.
两《汉书》“五行志”关于自然灾害的记载与认识[J]
.史学史研究,2002(3):43-48.
被引量:12
2
李荣有.
音乐图像学学科教育与研究及可持续发展探研[J]
.中国音乐学,2005(4):102-104.
被引量:3
3
李荣有.
音乐图像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刍议[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1):94-100.
被引量:9
4
岳圣东.
论“非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7):40-41.
被引量:3
5
龙建国.
试论元杂剧“套”的形成与曲式特点[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80-83.
6
仲立斌.
大调曲子《码头调》与《借云馆曲谱·马头调》之比较[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3):32-38.
被引量:4
7
雷戈.
两汉郡守的教化职能——秦汉意识形态建制研究之一[J]
.史学月刊,2009(2):33-45.
被引量:4
8
刘少坤.
唐五代联章词的特点及其影响[J]
.保定学院学报,2011,24(2):77-81.
9
陈欣.
我国音乐图象研究的肇始及音乐图象学形成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1(5):14-19.
被引量:2
10
李荣有.
图像学的历史传统及其与现代的接轨[J]
.艺术百家,2012,28(6):166-173.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22
1
李荣有.
汉画中的纯器乐演奏图[J]
.中原文物,2000(5):40-42.
被引量:2
2
.《汉书·礼乐志》[M].中华书局,1962年..
3
李学勤,等.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
王子初.洛庄汉墓出土乐器述略[J]中国历史文物,2002(04).
6
何宁.淮南子集释[M]中华书局,1998.
7
(唐)孔颖达等.尚书[M]中华书局,1998.
8
袁荃猷.中国音乐文物大系[M]大象出版社,1996.
9
(汉)高诱.淮南子注[M]上海书店,1986.
10
文化部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引证文献
3
1
季伟.
汉画艺术中排箫的应用[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29(6):20-23.
被引量:1
2
苗颀.
关于南阳汉画像石弹“筝”图像的思考[J]
.音乐时空,2015,0(21):19-20.
被引量:1
3
季伟.
汉代不同质别的弹琴类画像文物[J]
.中原文物,2015(6):65-7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文然.
近十年音乐图像学之乐器研究述略[J]
.中国民族博览,2017,0(4):135-136.
2
李美燕.
东汉画像镜中的“琴”型乐器初探[J]
.艺术探索,2019,33(1):33-38.
被引量:1
3
季伟.
汉代琴乐繁荣的社会文化因素[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0,39(1):44-52.
4
吴雪杉.
手挥五弦:中国早期人物画的再现难题[J]
.美术研究,2021(5):27-32.
5
季伟,李培.
论两汉琴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1,41(6):1-8.
6
闫骥爽.
汉代画像石中的乐器图像研究[J]
.中原文物,2022(6):111-115.
1
李荣有.
汉画中的纯器乐演奏图[J]
.中原文物,2000(5):40-42.
被引量:2
2
艾小铮.
图像学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9):117-117.
被引量:2
3
高千惠.
图象世界与艺术格局——从图象学看方力钧作品的蜕变[J]
.艺术生活,2010(2):74-75.
4
彭德.
图载论[J]
.荣宝斋,2010(2):62-67.
被引量:2
5
张文惠.
绘画空间构成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16):222-222.
6
陈荣军.
略论吴其昌的甲骨文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11):85-87.
被引量:1
7
高群.
音乐图象学[J]
.中国音乐学,1992(3):138-144.
被引量:1
8
周隽,杨辉.
湘西苗族巴代雄仪式中蚩尤铃的功能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2):49-50.
9
季玲.
发达繁荣的汉代音乐文化及其成因[J]
.艺术教育,2004(6):20-21.
被引量:1
10
李晟.
汉代墓葬图像仙境的象征符号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4):173-178.
被引量:4
中国音乐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