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如何评价教师的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有效地指导和评价教师的教,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发展,进而促进学校发展,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教师教的评价,要做到科学全面,突显课程的目标特点,促进师生发展。
作者
杨国英
机构地区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6-28,共3页
Journal of 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评价
教师
教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其志.
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中的一个结论——与王斌华教授商榷[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4):86-90.
被引量:12
2
宋中英.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一种理念[J]
.上海教育科研,2003(7):35-36.
被引量:10
3
李亚东,王孙禺.
从两种不同的评价观看教学评估结果的公布[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1):79-82.
被引量:51
4
赵瑛.
传统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2001(10):45-46.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王俭.
评价究竟为什么[J]
.中小学管理,1998(1):15-16.
被引量:1
2
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俞玲萍.《教育评价中的控制性评价及教育性评价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7,(1).
4
宋烈侠.开展教学评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1,(3).
5
谌启标.
英美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J]
.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0(1):18-20.
被引量:6
6
徐玉珍.
评价不必为奖惩[J]
.中小学管理,1997(9):24-25.
被引量:3
7
焦佩婵.
关于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1999(11):7-8.
被引量:18
8
李亚东,王孙禺.
从两种不同的评价观看教学评估结果的公布[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1):79-82.
被引量:51
9
王小飞.
英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新进展——兼PRP体系计划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3):43-47.
被引量:54
10
王景英,梁红梅.
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2,29(9):54-59.
被引量:47
共引文献
84
1
邵菁,张忻,李黔萍.
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评估的有效性[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1):57-60.
被引量:8
2
傅为忠,王庆军.
对教学评价的行为学思考[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z1):32-36.
3
张卫宇.
借助发展性评价 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J]
.文教资料,2007(16):154-155.
被引量:1
4
杨道莲.
课堂教学评估的沟通障碍及对策[J]
.社科纵横,2004,19(5):190-191.
被引量:2
5
张彬华.
“需求层次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4,6(3):43-47.
被引量:5
6
谢依,朱玉双.
试论普通高校教师评价体系[J]
.成功,2013(24):157-158.
被引量:1
7
张其志.
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审视与思考——与王斌华教授商榷[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1):61-64.
被引量:34
8
李南峰,施复兴,罗芸红.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问题探析[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4):14-16.
被引量:21
9
周小海.
改善和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途径[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17(2):150-153.
被引量:4
10
顾凡,马爱净.
教学评价与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关联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9):87-89.
被引量:6
1
章立早.
学校管理碎思录[J]
.青年教师,2007(6):39-40.
2
章立早.
学校管理碎思录[J]
.教育科学论坛,2007(7):24-24.
3
马长金.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6(9):48-49.
4
马静.
我对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2):46-46.
5
丛峰.
高职特色德育工作探析[J]
.神州,2013(14):52-52.
6
张宏薇,陆作生.
学校教育中各层次目标特点及关系的分析[J]
.北方论丛,2003(4):124-126.
被引量:1
7
董洪秋,李晓静.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评价[J]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0(2):201-201.
8
王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评价[J]
.小说月刊(下半月),2016,0(5):165-166.
9
章立早.
学校管理碎思录[J]
.基础教育课程,2007(10):22-23.
被引量:3
10
赵亚莉.
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应用文写作课堂[J]
.文学教育(中),2016,0(11):124-124.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