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对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教育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树立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多方渠道三个方面分析高校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策略。
作者
张瑶
机构地区
中国刑警学院
出处
《神州》
2012年第35期252-252,共1页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国际交流与合作
思考
分类号
G648.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郭亚娟,周清明.
浅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趋势和动态[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7):143-145.
被引量:9
2
王宗华.
试论地方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J]
.科教文汇,2007(12S):6-7.
被引量:9
3
刘海涛.
深化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J]
.前沿,2012(1):160-161.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蔡真亮.
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兼论宁波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探索[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3):14-16.
被引量:15
2
张晓郁.
扩大留学生规模 提高办学层次[J]
.沈阳大学学报,2005,17(3):117-119.
被引量:3
3
菲利普.G.阿特巴赫,简.莱特,别敦荣,杨华伟,陈艺波.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景展望:动因与现实[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12-21.
被引量:70
4
邓翠菊.
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大学教学改革[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160-163.
被引量:8
5
刘继安 储召生.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2-08-11.
6
谭劲松.建设一流大学要正确把握“国际接轨”[N].中国教育报,2003—02—12(3).
7
沈乐敏,董俊峰.
浙江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24(5):95-100.
被引量:3
8
严丹虹.
高等院校外事工作亟待新的突破[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2,0(30):88-89.
被引量:9
9
马泽生.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迎接高等教育国际化挑战[J]
.中国成人教育,2001(8):14-15.
被引量:13
10
邹亚军.
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江苏高教,2002(2):31-33.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26
1
国际[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8(10):5-5.
2
佟欣.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
.理工高教研究,2008,27(5):40-42.
被引量:12
3
王蘋,汤燕.
我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国家教育安全的研究[J]
.科技信息,2009(8):11-12.
被引量:2
4
高登亮,陈丽英.
新建本科院校外事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
.龙岩学院学报,2009,27(4):106-109.
被引量:2
5
艾来提.米吉提,张艳,鲁华.
浅论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意义[J]
.科技信息,2010(9):185-185.
被引量:6
6
钟琼华,钱大胜.
广西工科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战略发展思路[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3):354-356.
7
王焕波.
鲁西北高校外籍师生的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0):142-144.
8
孟凡胜,隋长虹,仇光鹏,辛琳琳(编辑).
地方高校实施国际视野育人工程的思考——以临沂大学为例[J]
.临沂大学学报,2012,34(4):5-7.
9
戈玲.
高职院校教师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文教资料,2013(11):75-76.
被引量:5
10
戈玲.
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探讨[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3(4):133-134.
被引量:5
1
林超.
信息技术在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运用[J]
.才智,2016,0(26):92-92.
2
李明,刘璨.
保定市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明日风尚,2016,0(7):258-258.
3
朱晓红.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认识与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4,6(2):159-160.
被引量:4
4
关平.
如何做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J]
.专家工作通讯,2000(10):14-16.
5
吴丽萍.
交融: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趋势[J]
.教育评论,2017(1):79-81.
被引量:7
6
顾常扬.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之学生交流篇[J]
.教育教学论坛,2014(50):279-280.
被引量:5
7
高玉蓉.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提高高校办学水平[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3):71-75.
被引量:16
8
杨蔚.
探讨深化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若干思考[J]
.中国市场,2015(32):252-253.
被引量:1
9
李丹丹.
立足特色,把握机遇,推进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J]
.专家工作通讯,2007(2):25-28.
10
李卉.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英语翻译教学的跨文化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83-84.
被引量:3
神州
2012年 第3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