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元音》的象征主义要素与中国古典诗歌通感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认为,诗人应该成为幻觉者,使自己具有幻觉的本领。兰波所提出的幻觉者,是将各种感官糅合在一起,而又十分自然地交错起来,以表达诗人的内心所指,这与中国古典诗歌的通感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分析《元音》的创作特点,可以见出中西方诗歌创作上的异同之处。
作者
张静
机构地区
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7-29,共3页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象征主义
应和理论
诗歌
通感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英]克莱夫·斯科特.象征主义,颓废派和印象主义[M].胡家峦,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
[法]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
[法]兰波 王以培译.兰波作品全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4
任耀云.
诗歌通感艺术的审美创造及思维特征[J]
.文史哲,1990(4):68-72.
被引量:1
5
[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6
夏腊初.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辨析[J]
.江汉论坛,2004(8):84-8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查尔斯·查德威尔 周发祥译.《象征主义》第1版[M].昆仑出版社,1988年3月.第8、8页.
2
韦勤克.《观代文学批评史》第3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227、229页.
3
叶芝.《诗歌的象征主义》[A]..《现代西方文论选》[C].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版.第59、55、59、58页.
4
瓦莱里.《诗与抽象思维》[A]..《二十世纪文学评论》[C].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30、430页.
5
庞德.《回颐》[A]..《二十世纪文学评论》[C].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6
付孝先.《西洋文学散论》[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213-214页.
共引文献
1
1
王长才.
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瓦雷里诗学一瞥[J]
.北方论丛,2005(5):43-46.
同被引文献
5
1
葛雷.
兰波之梦——兰波诗与李白诗的比较[J]
.国外文学,1992(2):56-73.
被引量:1
2
张英伦.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概观[J].诗探索,1981,(1).
3
吴艳萍.达利超现实主义作品赏析[J].江汉大学学报.1996,(4):43-45.
4
[法]兰波.兰波诗全集[M].葛雷,梁栋,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5
户思社.
从《元音》看兰波诗歌创作的接受与影响[J]
.外语教学,2008,29(1):53-5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吴晓川.
兰波诗歌的感官化与象征化探微[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7-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付娜.
论兰波诗歌的色彩书写[J]
.今古文创,2022(37):45-47.
被引量:1
1
胡袁园.
简析诗歌中与颜色有关的通感[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6):87-88.
2
户思社.
文字的炼金术——谈兰波对波德莱尔应和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12(2):32-36.
被引量:2
3
彭建华.
兰波十四行诗《元音》的创作及其批评[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4(3):18-24.
4
彭清.
诗歌通感的研究[J]
.作家,2011(20):181-182.
被引量:1
5
户思社.
从《元音》看兰波诗歌创作的接受与影响[J]
.外语教学,2008,29(1):53-57.
被引量:5
6
刘美颜.
叶赛宁诗歌“通感”的艺术手法[J]
.枣庄学院学报,2012(1):66-68.
被引量:1
7
孙晓昕,卢阳.
波德莱尔美学对象征主义绘画的影响[J]
.美术大观,2009(4):80-80.
8
熊晓霜.
天才的想象力和绝对的现代性——试论兰波诗歌《元音》的艺术特色[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25(1):62-64.
9
陈世明.
论诗歌通感及其审美特征[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9):1-5.
10
陈春霞.
李贺诗歌通感手法运用的艺术价值[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5):20-23.
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