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问题为中心”的高校综合性学报办刊模式探究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问题为中心"是学术期刊强烈关注的话题,是一种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使"问题"贯穿于办刊的全过程,强化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新的办刊模式。突出问题研究,走综合性学报专业化办刊的道路——跨学科问题综合研究模式,是高校综合性学报改变困境、力求突破的必由之路。
作者
刘娟
机构地区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8,共3页
Editorial Friend
关键词
“以问题研究为中心”
高校综合性学报
办刊模式
分类号
G353.1 [文化科学—情报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72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79
参考文献
6
1
姚申.
关于学术道德与诚信问题的探讨[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19-21.
被引量:16
2
邢斌.
强化“问题”意识 提倡“问题”教学[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118-119.
被引量:3
3
李明兰.
强化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人才[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7(3):57-59.
被引量:4
4
刘曙光.
学术期刊的失范问题[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22-26.
被引量:7
5
李建军.
精细化管理下学报主编能力的“度”量[J]
.编辑之友,2009(4):56-58.
被引量:2
6
李建军,杨帆.
新疆高校社科学报的使命和责任——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为例[J]
.新疆新闻出版,2010,0(3):72-7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李建军,李蕾.
创新是学报发展的灵魂——“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校学报的困境与出路”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190-192.
被引量:8
2
朱晓东,宋培元.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管理政策创新的思考[J]
.编辑学报,2006,18(2):83-86.
被引量:40
3
学习力:最本质的竞争力[EB/OL].http://www.jiefo.com/views.asp?id=4914K2008-3-7.
4
学习与学习力[EB/OL].http://WWW.so100.cn/html/dangjian/mzsh/2006-5/21...8K2008-3-20.
5
你的决策力如何?[EB/OL].http://www.hibaidu, com/mimangzhegg8/blog/item/52c 13.
6
情境领导模型[EB/OL].http://www.chinahrd.net/zhi_sk/jtoage.asp?attic………30K2008-5-21.
7
《核心期刊何以轻松圈钱》,载《文摘报》2009年4月30日.
8
钱建强.《学术测谎背后的警示》,载《光明日报》.2009年4月28日.
9
曾伟明.《书号实名中领制给学术期刊敲响警钟》,光明日报,2009年5月4日.
10
郑惠英.
和谐世界与爱国主义[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85-8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6
1
储阳.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对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促进作用[J]
.区域治理,2018,0(5):5-5.
2
陶媛,赵楠.
如何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出发提高其创新能力[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5):95-95.
3
孙志祥.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实践[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0):9-10.
被引量:2
4
李建军.
学术期刊手机短信约稿的特点与路径选择[J]
.编辑之友,2011(4):77-79.
被引量:12
5
李建军.
论高校学术期刊封二、封三的有效使用[J]
.编辑之友,2011(7):53-55.
6
王囡,罗生全.
论问题取向的课程论研究[J]
.教育研究,2011,32(10):74-78.
被引量:1
7
李建军,周普元.
期刊编辑的“职业高原”现象及对策——以高校学报为例[J]
.当代传播,2011(3):115-117.
被引量:2
8
杜鹏,杨燕萍,关晓斌.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26(4):144-153.
被引量:29
9
卢青,武旭.
关于学术诚信论文统计分析[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2,44(5):93-97.
10
周家华.
学术道德与高校诚信机制构建研究[J]
.龙岩学院学报,2013,31(1):80-8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2
1
丁佐奇,郝海平.
高校一流期刊培育和“双一流”建设互融共生的相关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10):1254-1259.
被引量:46
2
吴彬,丁敏娇,徐天士,毛文明.
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的路径与思考[J]
.编辑学报,2020(2):191-194.
被引量:21
3
于孟晨,汪湘.
高校学报特色如何确定与维护[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5(2):118-120.
被引量:2
4
余树华.
论综合性高校学报的数字化生存[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127-131.
被引量:5
5
张玉阁.
专业期刊的尴尬[J]
.编辑之友,1994(2):49-53.
被引量:1
6
赵兴元.
学报内向性和综合性的弊端[J]
.编辑学刊,1994(4):67-69.
被引量:20
7
杨学功.
问题研究与学科建设[J]
.学术研究,2004(9):5-10.
被引量:14
8
邢东田.
怎样看待核心期刊——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主编姜晓辉先生[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8-11.
被引量:3
9
侯经川.
国外思想库的知识管理[J]
.科研管理,2004,25(6):23-27.
被引量:17
10
钱澄,冯斌.
关于高校学报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86-8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3
1
叶红波.
打破综合性内向型办刊模式 走专业特色化发展之路——《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849-852.
被引量:19
2
吕文红,吕海亮,高丽华.
明确期刊定位 优化办刊模式——《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特色办刊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437-1440.
被引量:12
3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课题组,李建军,刘成,周普元.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学术担当--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例[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2):59-68.
被引量:9
4
薛蓉.
试论社科学报与高校智库融合发展[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4):463-468.
被引量:5
5
钱澄.
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与特色栏目定位[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1):82-91.
被引量:28
6
洪云飞,舒干.
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创新办刊形式的研究与实践——兼议科技期刊办刊目标再认识[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3):77-83.
7
刘敏,袁亚军.
关于高校学报改革路径的讨论[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3):64-70.
被引量:2
8
于孟晨.
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路径探析——以《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为例[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8,0(11):39-40.
9
刘娟.
新时代学术期刊办刊创新路径探索[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9(2):67-71.
被引量:3
10
徐源,裴雪昆,曲丽丽,贺莉莉.
评价体系下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策略选择——基于学科分布与分类调整[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4):89-9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9
1
罗飞宁.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社科期刊转型与发展——基于知识服务的视角[J]
.荆楚学刊,2020(6):91-96.
被引量:1
2
熊莹丽,俞晓平.
“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文科技类学报的专业化转型路径调查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4,35(1):43-52.
被引量:2
3
卓选鹏,张敏,刘湘,欧阳丰.
高校学报专题、专刊选题策划的思考与实践——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例[J]
.编辑学报,2022,34(5):561-564.
被引量:14
4
叶红波.
高校综合性学报专业化改革的可行性——基于成功案例的分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14(6):39-42.
被引量:19
5
高平亮.
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12):97-99.
被引量:4
6
王辰.
坚持文化自信——高校学报数字化、专业化转型发展之探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2):166-168.
被引量:3
7
吕文红,吕海亮,高丽华.
明确期刊定位 优化办刊模式——《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特色办刊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437-1440.
被引量:12
8
张丽娟,于萍,李富岭.
《能源化学(英文)》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方法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7):678-682.
被引量:11
9
梁洁.
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发展路径之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1):1127-1133.
被引量:28
10
姜凤霞.
高校学报面临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105-108.
被引量:3
1
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最新发布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影响因子等继续稳居全国高校综合性学报第二[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4(2):164-164.
2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首次入选CSSCI 扩展版来源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连续入选CSSCI来源期刊[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6).
3
吴定勇,王珏,吴俊.
传者本位与高校综合性学报的传播困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24-227.
被引量:3
4
朱蕴波.
专业化的定位 开放化的办刊——对高校综合性学报改革之路的探索[J]
.今传媒,2009,17(12):69-70.
被引量:13
5
本刊在CSSCI(2012-2013)拟收录期刊高校综合性学报类排名第四[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3):160-160.
6
温冠男.
关于扩大高校学报发行量的思考[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60-62.
7
薛松.
CSSCI新榜发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在全国高校学报中列第三[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6(2).
8
王少林.
高校综合性学报现状与改革探讨[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26(4):126-128.
9
叶红波.
高校综合性学报专业化改革的可行性——基于成功案例的分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14(6):39-42.
被引量:19
10
金莹.
高校综合性学报的“特色化”与“专业化”[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3):108-110.
被引量:7
编辑之友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