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人为本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探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以物为本的弊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新时期在坚持党与群众利益相统一的前提下,必须明确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进而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以人为本的实现途径。
作者
王永刚
机构地区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7-61,共5页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基金
陕西理工学院哲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4220102)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意义
精神实质
实现途径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7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9
1
于中涛,刘毅杰,于永凤,李桂艳,李桂红.
论科学发展观语境中的以人为本概念[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18-120.
被引量:3
2
周树智.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诠释[J]
.文化学刊,2010(1):18-24.
被引量:1
3
张荣洁,魏莉.
改革: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88-92.
被引量:2
4
朱延军,刘先春.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国内外相关思想的区别和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10(1):199-203.
5
黄楠森.
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和科学内涵[J]
.伦理学研究,2011(3):11-14.
被引量:20
6
邸乘光.
正确把握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3):56-60.
被引量:3
7
罗发海.
“以人为本”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战略[J]
.巢湖学院学报,2005,7(5):9-13.
被引量:1
8
孙罕膺.
“以人为本”与政治伦理[J]
.改革与开放,2011(9X):63-63.
被引量:4
9
十三经.尚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75.
10
汪太贤,艾明.法制的理念与方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162.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迟福林.
全面转型时期的改革观[J]
.瞭望,2004(31):15-15.
被引量:1
2
马建新,申世军.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初步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07(3):18-23.
被引量:36
3
田广研.
中国社会改革价值取向目标的回归[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9-11.
被引量: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29-530.
9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7.122.205.
10
邸乘光.我对“以人为本”的理解[N].光明日报,2008-11-23(6).
共引文献
178
1
王永刚.
人本视野下改革开放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8):39-40.
被引量:1
2
刘涛,杨琳瑜.
风险社会、虚拟社会管理与政府公信力建设[J]
.电子政务,2012(11):68-75.
被引量:1
3
李振刚.
社会结构阶层化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0):86-92.
4
杨光飞.
网格化社会管理: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
.江苏社会科学,2014(6):37-42.
被引量:32
5
田海平.
以公共伦理造就道德的人民——当前中国道德现实问题的征候及治理对策[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2):5-12.
被引量:4
6
沈君彬.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积极社会政策体系:理念、特征、实践[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11):61-68.
被引量:1
7
明世法,曹雪燕,李琳.
基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制约与优化——以石家庄市为例[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13(12):33-36.
8
黄盈盈,潘绥铭.
边缘人群的社会治理——河南“性奴案”引发的思考[J]
.探索与争鸣,2012(1):48-52.
被引量:10
9
杨明伟.
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J]
.社会工作,2011(22):61-62.
被引量:4
10
杨平.
社会管理创新与宪政精神[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2):60-6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9
1
瞿商.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绩效(1957—1978)——基于投入产出效益比较的分析[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1):121-128.
被引量:7
2
王永刚.
人本视野下改革开放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8):39-40.
被引量:1
3
于光远.
背景与论题:对改革开放初期若干经济理论问题讨论的回顾[J]
.经济科学,2008(6):5-12.
被引量:11
4
吴象.
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记农村改革突破阶段的艰难历程[J]
.新长征,2004,0(8):7-14.
被引量:1
5
孙立平.
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J]
.社会学研究,2011(4):22-32.
被引量:136
6
魏婕,任保平.
改革开放30年人的发展:评价与反思[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1-8.
被引量:5
7
衣保中.
从延安精神到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的继承与创新[J]
.长白学刊,2011(5):11-17.
被引量:3
8
张荣洁,魏莉.
改革: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88-92.
被引量:2
9
高军.
延安精神的当代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2):1-4.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2
1
王永刚.
延安精神的时代困境及其传承[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4(7):70-71.
被引量:1
2
王永刚.
从改革历程看中国梦的实现路径[J]
.学理论,2016(8):10-1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邓成鸟.
延安精神继承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探析[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26(4):51-54.
1
陈章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空间、时间和主体性三个维度释义[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33(1):16-21.
被引量:3
2
熊晓琳,马超林.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7,0(5):4-9.
被引量:11
3
徐慧明.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4):62-63.
4
张骐.
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词语、理想与现实[J]
.理论参考,2006(2):59-62.
被引量:2
5
王文承.
精神文明建设以人为本[J]
.中华文化论坛,1996(3):12-15.
6
李恒方.
实现“三个转变”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5(1):1-3.
7
王淑娟.
浅谈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以人为本”思想[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4):9-10.
8
祝福恩.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创新与发展[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9(9):14-16.
9
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实现“五个转变”[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5):32-32.
10
邱耕田.
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J]
.理论视野,2011(9):17-20.
被引量:2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