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德性之昭及其实现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的生理特性、社会存在性和循环发展性决定人之间具有互为存在前提、相互的心理依托、相互的价值确认和相互的自我存在及价值实现之存继关系。这决定且要求人必须有德性之昭。这种德性之昭是社会及其个体健康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现实中,应设法促使这种德性之昭的实现,以消弭社会生活或人的存在状态的碎片化。
作者 倪荫林
机构地区 武警学院管理系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7,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02页.
  • 2戴宏森.《系统理论及其哲学思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88页.
  • 3[英]艾莉森·莫特卢克:《智力能遗传》,北京《参考消息》,2001年11月23日科学技术版.
  • 4王宝俊,陈亮.思维的局限与发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2):29-34. 被引量:4
  • 5[日]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19页.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93页.

共引文献10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