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电信技术》
2000年第11期6-8,共3页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8
-
1林源浩.光纤与因特网的联姻带来宽带新境界[J].电信技术,2000(6):6-6. 被引量:2
-
2戴恩光,吴德明,徐安士.当前光纤技术研究动态[J].电信技术,2000(6):10-12. 被引量:4
-
3毛谦.光纤通信仍然是最主要的传输技术[J].电信科学,2000,16(4):38-42. 被引量:5
-
4韦乐平.世纪之交的光通信技术[J].电信技术,2000(8):1-4. 被引量:12
-
5龚倩,张禹康,徐荣,纪越峰.DWDM光网络中波长转换技术及应用[J].电信技术,2000(9):10-13. 被引量:2
-
6徐荣,龚倩,纪越峰,叶培大.密集波分复用光网络关键技术[J].电信技术,2000(10):4-8. 被引量:8
-
7过中梁.全光网络发展分析[J].电信科学,2000,16(12):40-41. 被引量:2
-
8袁云,赵东生.光开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分析[J].电信科学,2000,16(12):52-5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4
-
1蒋文波,高益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J].光子技术,2006(1):41-44. 被引量:6
-
2董峰.海底光缆传输系统升级改造可行研究及关键技术分析[J].广东通信技术,2010,30(12):17-22. 被引量:5
-
3毕浩宇.有源光电子器件技术及其发展[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1):53-56.
-
4刘俭辉,丁永奎,贾东方,李世忱.Tbit/s超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进展[J].光学技术,2003,29(4):405-410. 被引量:11
-
12013年中国光纤和光纤预制棒产量将继续增长[J].光纤光缆传输技术,2013(2):25-25.
-
2胡先志.如何鉴别低水峰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6,19(1):64-66.
-
3胡先志.低水峰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性能与应用[J].网络电信,2005,7(8):29-31.
-
4孙树东,吴国银.面对3G网络技术的光纤应用策略[J].江苏通信技术,2007,23(4):23-26. 被引量:2
-
5沈瑞卿,张慧霞,王庆辉.光纤光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7):116-116. 被引量:2
-
6上海光纤有限公司宣布新名称 中国领先的光纤制造商更名[J].光通信技术,2004,28(2):64-64.
-
7钱伯章.信越在中国组建光纤预制棒生产合资企业[J].合成纤维,2015,44(8):53-53.
-
8赵建东,贺作为,王德荣.适用于光纤到户的抗弯曲光纤[J].光通信,2006(10):20-24.
-
9陈伟,李诗愈,王彦亮,王冬香,罗文勇,黄文俊.特种光纤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烽火科技,2011(5):10-16. 被引量:1
-
10吴静.商用碳密封涂覆光纤的特性与应用[J].现代有线传输,1997(2):7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