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本位论到股东本位论──由《基金黑幕》引发的联想
被引量:17
出处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2000年第6期37-38,共2页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同被引文献68
-
1丛正,谢长青,李小燕.“虚拟经济”的内涵与功能研究[J].商业经济,2004(10):58-59. 被引量:1
-
2黄桂田,张启春.有限理性与制度变迁的渐进逻辑——对中国改革路径的一种理论认识[J].学习与探索,1999(4):4-10. 被引量:22
-
3林义相.证券市场呼唤第三次制度创新[J].金融博览,1999,0(12):15-15. 被引量:1
-
4王鹏飞.关于我国金融制度供给问题的探讨[J].发展,2004(11):54-55. 被引量:2
-
5李宪徐.虚拟、虚拟经济与虚拟生产力[J].理论探讨,2002(5):36-38. 被引量:4
-
6白重恩,刘俏,陆洲,宋敏,张俊喜.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40(2):81-91. 被引量:1329
-
7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管理评论,2005,17(1):3-8. 被引量:45
-
8李海伟.论制度变迁中的供给和需求错位[J].生产力研究,2005(3):17-18. 被引量:1
-
9邓晓卓.从控制论的角度看虚拟经济的作用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12(1):35-37. 被引量:1
-
10魏建国.制度供给与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27(3):219-22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7
-
1王慧.论我国证券市场完善与市场主体行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3):101-103.
-
2国内资讯[J].通信世界,2005(11):56-56.
-
3武志.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发展逻辑[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21(1):52-56.
-
4武志.政府在证券市场的定位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4(2):94-96.
-
5胡光志.中国虚拟经济制度供给模式之转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9):67-74. 被引量:4
-
6蒙亲绒,刘树林.我国证券市场中政府监管职能的转变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124-125. 被引量:2
-
7陈茜,武志.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障碍与路径选择[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5(4):95-99.
-
8文强.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制度立法理念的反思与重构[J].经济师,2007(12):87-88. 被引量:1
-
9刘秉文.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J].当代经济,2009,26(16):56-57. 被引量:2
-
10刘金亭.政府在证券市场监管中的角色错位问题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3):329-330.
二级引证文献44
-
1王怀勇,李子贡.特别表决权横向代理成本的法律控制[J].金融法苑,2021(2):133-153.
-
2祁斌,黄明,陈卓思.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波动性[J].金融研究,2006(9):54-64. 被引量:178
-
3张佑辉,李延喜,高锐.QFII与我国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率关系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2):37-42. 被引量:11
-
4王慧.论我国证券市场完善与市场主体行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3):101-103.
-
5胡光志,雷云.法律制度供给与地方虚拟经济立法问题[J].重庆社会科学,2008(9):55-60. 被引量:1
-
6姚艳,李建中.改革以来我国金融政策取向的博弈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9):45-47. 被引量:1
-
7国内资讯[J].通信世界,2005(11):56-56.
-
8张恒,刘力昌.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J].经济管理,2005,31(10):31-36. 被引量:5
-
9杨瑾.机构投资者行为对我国股市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商界,2010(7):64-64.
-
10张艳.我国证券市场泡沫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模型分析[J].管理世界,2005,21(10):34-40. 被引量: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