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秋末期,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有了极大地发展,同时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尖锐地阶级对抗,带来了许多虚伪、罪恶的现象。面对同样的局面,老子与孔子所持的解决态度是截然相反的。孔子以积极的态度找寻社会问题的根源,意图调和阶级之间的矛盾,期望将社会变成一个各阶级相互统一的和谐体。所以他提出了“仁”的道德理想,将其融人旧的礼治制度,形成了其极具影响力的儒家仁义礼教思想。与孔子不同,老子敢于直面文明进步的同时所带来的异化现象,揭露了早期奴隶制社会以后所产生的种种不良状况,
出处
《北方音乐》
2013年第3期142-142,共1页
Journal of the Northern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