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肝功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影响,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相关性。方法将106例具有抗病毒指征的慢性乙肝患者按病变程度分为慢性乙肝组(45例)、肝硬化组(12例)、重型肝炎组(49例),均给予拉米夫定等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分别检测HBV—DNA定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IgA、IgM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5.23±0.64)、(5.97±0.66)mg/L比(3.56±0.53)mg/L、(2.61±0.30)、(4.73±0.42)mg/L比(1.76±0.22)g/L,P〈0.05],补体C3显著低于慢性乙肝组[(0.522±0.056)、(0.467±0.042)mg/L比(0.646±0.381)mg/L,P〈0.05],三组IgG、IgE、ALT、HBV-DNA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24周后HBV.DNA定量、ALT、IgE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补体C3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IgG、IgA、Ig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定量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77,P〈0.05),与免疫球蛋白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经抗病毒治疗,体内HBV—DNA定量、ALT、IgE较治疗前下降,补体C3则有所升高。提示抗病毒治疗可能有抗炎和调节免疫的作用。
出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6期60-62,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