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也谈人类学在中国的学科定位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的人类学一直处在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夹缝中而生存。那种合并人类学于民族学之中的看法,不仅可能会打破人类学因为历史形成的在大社会学之内独立发展的既有格局,甚至会进一步增加一种学科定位的"错乱"。从学科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类学相比民族学更具一种包容性,它关怀的问题是整个人类及其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及其发展。因此在美国,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等都归属于人类学的这个范畴之内。实际上,今天民族学研究者应该深度反省的是民族学对于少数民族研究的局限性问题,不应该将比较中立的人类学涂抹上一种过于强烈的现代民族意识形态的色彩。解决今日世界的问题,唯有人类学才可能是真正有着一种全人类的眼光并以此去探索新知的一门学科,人类学家责无旁贷地要为其独立地位及发展而奋斗。
作者 赵旭东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2,共4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5

  • 1胡厚宣.《论五方观念与中国称谓之起源》,载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版,第2册.
  • 2周及徐.华夏古“帝”考——黄河文明探源之一[J].中国文化研究,2007(3):93-104. 被引量:5
  • 3参见陈志明:《华人的传统与文化认同》,载陈志明、张小军、张展鸿编:《传统与变迁-华南的认同与文化》,文津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 4杨联陞.《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收入氏著《国史探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8页.
  • 5冯嘉曦.《“文化自觉”及其观念谱系-费孝通晚期思想的自我超越》,载赵旭东(主编).《费孝通与乡土社会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62-519页.
  • 6张昆将.《日本德川学者的“夷夏之辨”思想论争内涵及其转变》,载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从周边看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5页.
  • 7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 8刘建辉.《从“中华”到“中国”-世界的转变与自我认识的形成》,载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多元文化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234页.
  • 9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载潘蛟(主编).《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百年文选》上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277-288页.
  • 10王斯福.《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中文版序”,第1-7页.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148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