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少数民族道德生活与国家认同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认同"一词源于心理学,指的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过程。"国家认同"则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是公民对自己国家归属的认知,以及在心理层面上对该国成员身份的评价和情感。在现代国家里,公民的国家认同感是一个国家存在的重要根基,
作者
胡茂成
机构地区
湖北民族学院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8,共2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关键词
国家认同感
道德生活
少数民族
中国
政治概念
心理层面
现代国家
心理学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8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
[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M].王建娥,魏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80.
3
郑晓云.
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4):1-6.
被引量:5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2
郑晓云.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中西文化研究,2009,.
3
郑晓云.德宏傣族社会的变迁及其民族认同重构.泰中学刊(泰国),2010,.
4
郑晓云.泰国北部傣泐人文化认同的变迁与重构-一个帕腰府傣泐人村的田野研究.泰中学刊(泰国),2010,.
共引文献
118
1
雷信来.
土司学视域下“国家认同”的概念辨析——兼论石柱土司秦良玉对明朝的国家认同[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1):149-158.
2
任新丽.
论现代文化视野下新疆高校的文化使命[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6):52-57.
3
梁丽萍.
论公共政策与公众认同的互动与融合[J]
.中国行政管理,2006(7):41-44.
被引量:12
4
陈洁.
关于增强农业院校大学生对学校认同的思考[J]
.前沿,2007(8):73-75.
被引量:6
5
丁玲辉.
文化认同与藏族体育的传承[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0):26-30.
被引量:12
6
王晓江.
新疆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对网络认同感的实证研究[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3):82-84.
被引量:2
7
孙杰远,刘德怀.
黑衣壮干栏文化及教育价值[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1):71-74.
被引量:2
8
张万里,胡志军.
民族认同的区域跨文化心理研究[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3):74-76.
9
张宝成.
民族认同研究述评[J]
.前沿,2010(11):128-131.
被引量:9
10
黄一洪,陈军胜.
试析现代军队管理中的管理认同[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9(12):42-4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贺金瑞,燕继荣.
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5-12.
被引量:392
2
钱雪梅.
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
.民族研究,2006(6):16-25.
被引量:147
3
吴钦敏.
少数民族的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J]
.贵州民族研究,2010,30(4):21-24.
被引量:15
4
张翔,赵燕,韦磐石.
贵州少数民族居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1):103-10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吴大旬.
论贵州世居民族的国家认同[J]
.黑龙江史志,2014(13):350-35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彭兵.
略论20世纪初贵州世居民族文化变迁——以意大利所藏中国西南民族图志资料为依据[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4-27.
被引量:5
1
刘江一.
新加坡国民教育对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J]
.中国教师,2009(S1):53-54.
2
苏清.
七成俄罗斯人不知国庆日是哪天[J]
.党建文汇(下半月),2006(7):18-18.
3
梅寒.
香港人心的回归更动人[J]
.黄金时代(上半月),2007,0(7):35-37.
4
尹剑.
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研究[J]
.湘潮(理论版),2012(9):27-28.
被引量:4
5
谢军舟,崔卫峰.
论法律在增强新疆信教群众国家认同感中的作用[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2,21(2):31-33.
6
吴玉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J]
.北京教育(高教),2011(7):89-92.
7
金荣.
以文化认同增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1(3):40-44.
被引量:1
8
温立新.
爱国内涵管窥[J]
.青年时代,2016,0(3):3-3.
9
彭卫民,赵春香.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J]
.领导科学,2017(3):21-21.
10
白冰,苏晓.
香港回归十年:港人国家认同感不断上升[J]
.中国政协,2007(1):83-83.
道德与文明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