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敦煌遗书抗衰老方剂文献学研究概述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术界有关敦煌遗书抗衰老方剂文献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对敦煌遗书抗衰老方剂医学文献的研究不够全面,主要是集中对少数抗衰老方剂文献的整理与考释;二是对敦煌遗书抗衰老方剂的药理在中医学史上的源流、演化情况的研究比较薄弱,成果较少。因此,今后应从这两方面加强对敦煌遗书抗衰老方剂医学文献学的研究,以使敦煌医学这一瑰宝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作者
王曌滢
机构地区
甘肃中医学院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3期48-49,共2页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关键词
敦煌遗书
抗衰老方剂
文献学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刘喜平.
敦煌遗书中的中医方剂学成就[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3):75-76.
被引量:9
2
王春艳,张如青.
近20年来敦煌古医方研究概况[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3):61-64.
被引量:9
3
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98:156-301.
4
王淑民.敦煌石窟秘藏医方[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25.
5
谭真.
敦煌古药方《神仙粥》剖析[J]
.敦煌研究,1991(2):95-98.
被引量:7
6
王进玉.
敦煌藏经洞“神仙粥”及其食疗价值[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7(11):36-38.
被引量:6
7
辛宝.
敦煌遗书中抗衰老方剂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2,44(8):61-62.
被引量:3
8
李应存,史正刚,魏迎春.
敦煌佛书P.3777《五辛文书》中之修身养生方录释[J]
.甘肃中医,2007,20(7):28-29.
被引量:4
9
李应存,李金田,史正刚.敦煌医学中之佛道养生康复方概要[c].第十次全国中医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谭真.
敦煌古药方《神仙粥》剖析[J]
.敦煌研究,1991(2):95-98.
被引量:7
2
张侬.
敦煌《脉经》七方考[J]
.敦煌研究,1991(4):96-98.
被引量:4
3
王冀青.
英国图书馆藏《备急单验药方卷》(S.9987)的整理复原[J]
.敦煌研究,1991(4):103-106.
被引量:5
4
丛春雨.
论醋在敦煌遗书、马王堆竹简古医方中的临床应用[J]
.敦煌研究,2001(2):139-146.
被引量:14
5
王进玉.
敦煌藏经洞“神仙粥”及其食疗价值[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7(11):36-38.
被引量:6
6
张永文.
以敦煌遗书《法要》探讨张仲景经方之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3):75-76.
被引量:4
7
丛春雨.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病症治疗方药解析[J]
.敦煌研究,2002(3):92-99.
被引量:15
8
张侬,刘强.
敦煌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古医方的源流[J]
.敦煌研究,2002(6):64-68.
被引量:9
9
丛春雨.
敦煌遗书中妇产科古医方的学术特点[J]
.中国医药学报,1996,11(3):8-10.
被引量:9
10
豆永祥.
敦煌遗书外治法初探[J]
.甘肃中医,1996,9(4):10-1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5
1
王春艳,张如青.
近20年来敦煌古医方研究概况[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3):61-64.
被引量:9
2
王春艳,张如青.
敦煌遗书性医方考[J]
.中医文献杂志,2009,27(2):7-10.
被引量:4
3
王使臻,苗钟立.
试析敦煌写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性质[J]
.中医文献杂志,2009,27(5):21-23.
4
郎娜,顾漫,黄尧洲.
中医补法的临床活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3):444-445.
被引量:3
5
刘喜平,李沛清,辛宝.
敦煌遗书的中医食疗学思想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2):145-146.
被引量:8
6
赵小明.
敦煌饮食文化中的道教色彩[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2):13-16.
被引量:1
7
刘喜平,李沛清,辛宝,张侬.
敦煌遗书《亡名氏脉经》佚方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4):362-364.
被引量:9
8
王曌滢,王玉珠.
敦煌医学抗衰老方剂研究概况[J]
.西部中医药,2013,26(4):30-33.
被引量:1
9
田永衍,秦文平,梁永林.
敦煌出土医学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1):85-88.
被引量:4
10
僧海霞.
唐宋时期敦煌医用粥探析[J]
.中医杂志,2014,55(12):1074-107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
1
丛春雨.
论敦煌石窟艺术《经变画》中的情志因素与形象医学[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7(4):5-9.
被引量:1
2
李应存,史正刚.
敦煌医学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概况与医方释要[J]
.中医药通报,2007,6(3):38-41.
被引量:8
3
李应存,史正刚,魏迎春.
敦煌佛书P.3777《五辛文书》中之修身养生方录释[J]
.甘肃中医,2007,20(7):28-29.
被引量:4
4
熊媛霞.
中医神志病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3):9-10.
被引量:9
5
魏丹丹,郭盛,宿树兰,段金廒,李金田.
敦煌香药在我国大健康产业中的应用进展[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2):109-115.
被引量:2
6
邢家铭,严兴科,赵中亭,刘安国,韩雅迪.
敦煌遗书中灸法研究与应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8):132-136.
被引量:9
7
梁建庆,安耀荣,贾育新,王凤仪,吴玉泓,张磊,殷世鹏,孔令娟,刘凤艳,曾启宇,胡蓉,杜雪洋,刘香玉,余焕钦.
敦煌医学卷子医方类的研究述评[J]
.西部中医药,2019,32(6):28-29.
被引量:4
8
魏玉婷,王觉,马重兵,严兴科.
敦煌藏医文献中针灸腧穴与疗法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11):1562-1565.
被引量:4
9
吴新凤,季文达,章天明,陈旭,李应存.
敦煌遗书脉象描述特点分析[J]
.中医杂志,2020,61(24):2136-2139.
被引量:2
10
吴新凤,李应存,李鑫浩,余磊,王斑,季文达,叶红,李俊珂.
敦煌遗书中脉诊文献研究综述[J]
.中医文献杂志,2021,39(1):89-9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顾晓霞,刘馨遥,田云梦,梁永瑞,王川,李应存.
敦煌医学中神志病相关文献研究概述[J]
.中国民间疗法,2024,32(8):4-6.
1
丁庆伟.
补益肝肾的良药——中药三籽[J]
.健康指南(中老年),2012(2):42-43.
被引量:1
2
瞿延飞.
中医药抗衰老方剂的现代研究概况与展望[J]
.中医药信息,1995,12(1):27-30.
被引量:10
3
张俊美,王娜娜.
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文献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
.甘肃中医,2008,21(1):5-7.
被引量:6
4
顾关元.
按摩与推拿[J]
.中华医史杂志,2002,32(3):178-178.
被引量:2
5
赵辉贤.
《理瀹骈文》与中医外治疗法简介[J]
.现代中医,1996,9(4):245-247.
6
沙涛,刘维庆.
中国古代养生医学思想[J]
.医古文知识,1997,14(2):14-15.
7
赵士斌,潘健,李会敏,赵琳.
李东垣著述考[J]
.河北中医药学报,1998,13(4):21-22.
被引量:1
8
辛宝.
敦煌遗书中抗衰老方剂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2,44(8):61-62.
被引量:3
9
潘美杰.
药物养生亦重要[J]
.老年健康,2005(4):25-25.
10
侯建平,杨军英,杨鸿,李石蓝.
养血延寿方对D-半乳糖性早衰小鼠模型清除自由基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9):38-38.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