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施特劳斯与中国问题——兼论中国“施特劳斯现象”的理论缘起、实践效应及其评价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施特劳斯思想自世纪之交引入汉语学界,在历经10多年的译介与消化之后,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施特劳斯现象"。其具体表现:在西学经典的译介出版上成果斐然,在博雅通识教育的推行上开一代风气,在学术研究上实现了汉语学界的"政治哲学转向"。为什么是施特劳斯而非其他西学大家在本世纪初以来受到中国精英学者的大力推介?在历经10年之后,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国施特劳斯现象的理论贡献及其实践意义?本文从中国问题的视角切入,力图揭示中国施特劳斯现象的理论缘起、实践效应,并对这一现象的地位及其局限加以个性化的阐发。
作者 高山奎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4-58,共5页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论杜威实践哲学的生存论意蕴及其对美国文化的影响"(11YJC720012)阶段性成果 江苏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支持项目"虚无主义时代寻求永恒--施特劳斯犹太思想研究"(12XWR009)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刘小枫.刺猬的温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175.
  • 2刘小枫.施特劳斯与中国:古典心性的相逢[J].思想战线,2009,35(2):59-65. 被引量:8
  • 3徐戬.古今之争与文明自觉-中国语境中的施特劳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 4高山奎.施特劳斯思想二十年研究述评(1990-2010)[J].社会科学评论,2010,(合辑).
  • 5刘小枫.柏拉图的哲学戏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 6施特劳斯.如何着手研读《迷途指津》[G]//王承教,译.犹太教中的柏拉图门徒.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 7德鲁里.列奥·施特劳斯与美国右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8任剑涛.政治哲学.哲学解释导向的抑或政治实践导向的[DB/OL]//http.//v.youku.com/v-show/id-XMjMOMzlyNjl4.html.
  • 9刘小枫.刺猬的温顺[J].书屋,2001(2):4-27. 被引量:7
  • 10《施特劳斯与中国》,原刊《思想战线》2009年第1期.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朗擎霄.《庄子学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重版.
  • 2[美]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利的思考》,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477页.
  • 3[美]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利的思考》第三章最后一句话和第四章最后4个自然段,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 4Leo Strauss, Spinoza's Critique of Relig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 1.
  •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56页.
  • 6[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2卷第1章,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 7[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第14章,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 8[德]康德 著,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0.
  • 9[古希腊]柏拉图(Ρλατων) 著,严群.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M]商务印书馆,1983.
  • 10(法)卢梭,(Rousseau,J.J.)著,李常山.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商务印书馆,1962.

共引文献24

同被引文献51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