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述《伤寒论》以病机为核心的辨证观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伤寒论》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变化最为重视,"随证治之"强调始终围绕病机论治,深刻体现了《伤寒论》以病机为核心的辨证观。举小青龙汤证、太阳中风证、阳明病提纲原文为例说明。
作者
徐姗姗
郑丰杰
姜冬云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5-456,共2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改项目(No.XJY11042)
关键词
《伤寒论》
病机
辨证论治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1
周学平,叶放,郭立中,过伟峰,吴勉华,周仲瑛.
以病机为核心构建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学术思想探讨[J]
.中医杂志,2011,52(18):1531-1534.
被引量:98
2
严石林,于宏波,刘锋,张胜,赵琼,陈为,李炜弘.
诊病辨证的核心是辨识病机[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7):1090-1091.
被引量:5
3
于宏波,严石林,鲁法庭,陈为,赵琼.
论以病机为核心的中医辨证观[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5):720-721.
被引量:3
4
于宏波,张胜,陈为,赵琼,鲁法庭,严石林.
以病机为核心进行辨证的优势浅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1883-1884.
被引量:2
5
Bor-Seng-Shu E,Aguiar PH,de Almeida Leme RJ,et al.Epidural hematomas of the posterior cranial fossa.Neurosurg Focus,2004,16(2):ECP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朱文锋,张华敏.
“证素”的基本特征[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7-18.
被引量:257
2
朱文锋,甘慧娟.
证素内容的辨析[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5,11(1):11-13.
被引量:123
3
严石林,徐惠成,林辰青.
寒象主热证的辨治规律浅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5):773-775.
被引量:3
4
严石林,汤朝晖.
“阴证似阳”论“寒火”[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396-1397.
被引量:24
5
邓铁涛.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7.
6
严石林,鲁法庭,汤朝晖,等.“同证异治”理论基础和意义探讨[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中国·武夷山.2007:11-14.
7
邓铁涛.实用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7.
8
王天芳,吴秀艳,赵燕,于春光,李志更,徐雯洁,杜彩凤,李力,王智瑜,王庆国.
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9):594-597.
被引量:44
9
赵金铎.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10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3-195.
共引文献
117
1
陈威,王俊峰,石以石则,叶田.
焦络理论指导慢性荨麻疹治疗思路[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9):61-63.
2
皇金萍,叶放.
国医大师周仲瑛基于复法制方思想辨治肝炎后肝硬化临床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6):37-40.
被引量:3
3
吴铭杰,宋紫薇,孙敏林,程亮,李文婷.
消癌解毒方及醇提物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P53-P21基因表达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20(10):125-127.
被引量:2
4
邓林华,柳威,赵英强.
牛膝引血下行功效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195-197.
被引量:7
5
陈威,石以石则,王俊峰.
王俊峰教授时行感冒临证经验总结[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97):264-265.
6
王欣,刘持年.
从补气法探讨临床依法制方思路[J]
.中医杂志,2012,53(8):639-641.
被引量:3
7
陈红梅,马春玲,刘小琼.
温阳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4):162-163.
8
陈飞.
中医辨证论治外感发热及咳嗽[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4):163-163.
9
周红光,陈海彬,周学平,王明艳,吴勉华.
蛋白质组学是中医病机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7):990-993.
被引量:27
10
王欣,刘持年.
“以法统方”方剂配伍研究思路探讨[J]
.山东中医杂志,2012,31(9):621-62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3
1
李景祥,刘茂才.
辨证求第一因和主要病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6):2-3.
被引量:6
2
毛德西.
刘完素对《素问》病机十九条的发挥[J]
.河南中医,2004,24(10):5-7.
被引量:9
3
夏小军.
从“病机十九条”谈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J]
.中医研究,2006,19(3):3-5.
被引量:4
4
高绍芳,赵克景,郭建超,杜立建,杜英,刘娜,吴俊喜.
病机辨证 古方活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3):1805-1806.
被引量:2
5
王永炎,鲁兆麟.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7-356.
6
袁钟,图雅,彭泽邦,等.中医辞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938.
7
卢红蓉,李海玉,孙谊.
《内经》中病机内涵析义[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1):26-28.
被引量:9
8
于宏波,严石林,鲁法庭,陈为,赵琼.
论以病机为核心的中医辨证观[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5):720-721.
被引量:3
9
严石林,于宏波,刘锋,张胜,赵琼,陈为,李炜弘.
诊病辨证的核心是辨识病机[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7):1090-1091.
被引量:5
10
姚洁敏,严世芸.
《诸病源候论》文献研究思路述评与展望[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3):480-483.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岳振松,姜战胜,欧阳华强,杨艳芳,李玲,潘战宇,谢广茹.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病机辨证”源流考[J]
.辽宁中医杂志,2016,43(2):278-281.
被引量:7
2
黄玉燕,汤尔群,胡镜清.
病机辨识理论源流考[J]
.中医杂志,2019,60(4):271-276.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张佳乐,张震,代金刚.
基于症状群的方证对应模式解构与优化[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10):2442-2444.
被引量:4
2
何正有,罗璞,高鑫,蒋用,毕建军,汤秀强.
中药天然产物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20(4):274-282.
被引量:2
3
周仲瑛,周学平,郭立中,叶放.
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的构建及临床应用[J]
.江苏中医药,2019,51(2):1-4.
被引量:32
4
许骞,唐萍萍,张建斌.
《脉经》三关病候的腧穴应用规律探析[J]
.针刺研究,2019,44(8):615-619.
被引量:1
5
丁思元,王琪格,胡镜清,林明欣.
论“守机”[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2):530-534.
被引量:4
6
黄玉燕,胡镜清,卢红蓉,刘理想,李玉波,林明欣,彭鑫.
《黄帝内经》疫病发病与防治理论概述[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4):421-423.
被引量:28
7
王彦刚,张世雄,刘少伟,杨泽祺,许妙婵.
基于“矛盾论”探究中医“核心病机观”[J]
.中医药导报,2020,26(9):103-106.
被引量:10
8
邓晓红,孙贤俊,黄建华.
状态和疾病辨治相结合是中医学的核心论治模式[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8):37-40.
被引量:1
9
佟旭,胡镜清.
从病机角度浅析《黄帝内经》审机论治的疾病诊疗体系[J]
.中医杂志,2020,61(17):1488-1492.
被引量:13
10
刘刃,魏嘉纬,孟月,李汇博,刘陆阳.
叙事医学实践对中医辨证行为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20,61(17):1521-1524.
被引量:8
1
贾太谊.
阳明病提纲辨疑[J]
.国医论坛,1998,13(5):7-8.
被引量:1
2
顾向东.
论“阳明病,胃家实是也”[J]
.中医研究,2010,23(5):76-77.
被引量:2
3
试解阳明病提纲。[J]
.河北中医,1981,3(B12):20-21.
4
张友堂,京叶.
小青龙汤证的脉证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11,39(5):52-53.
被引量:6
5
方宏图.
读《伤寒杂病论》体悟小青龙汤方证[J]
.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1):848-849.
被引量:5
6
银赟.
伤寒小青龙汤之我见[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9):828-829.
被引量:5
7
麻春杰,宋莉华,张良.
小青龙汤治验2则[J]
.内蒙古中医药,1998,0(S1):90-91.
8
谭颖颖,辛宝.
小青龙汤病位辨析[J]
.陕西中医,2013,34(1):48-49.
被引量:4
9
闫丽,何丽清.
小青龙汤证本质探析[J]
.山西中医,2013,29(11):1-3.
被引量:1
10
魏冲,张葆青,赵桂香.
浅析青龙汤证[J]
.特别健康(下),2014(8):475-475.
时珍国医国药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