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与社会需求的差异
被引量: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及其就业质量的根本途径。文章从无边界职业生涯视角研究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并分析其与社会需求的差异,从而寻找大学生就业难的微观原因。
作者
金宏伟
李常香
杜才平
机构地区
台州学院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100,共3页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基金
2012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提升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研究"(编号:Y201224626)阶段成果
关键词
就业能力
需求
差异
分类号
G640-01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44
同被引文献
144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22
参考文献
8
1
郑晓明.
“就业能力”论[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3):91-92.
被引量:710
2
Holland, J.L.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2nd ed. Engle - wood Cliffs, NJ : Preticehall, 1985.
3
谭亚莉,万晶晶.
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结构及与雇主需求的契合度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2):94-98.
被引量:9
4
徐中意.
澳大利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报告的经验与启示[J]
.职业教育研究,2010(6):155-159.
被引量:22
5
崔玉娈.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解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7):21-24.
被引量:62
6
程昆.
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130-133.
被引量:6
7
胡尊利,刘朔,程爱霞.
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8,29(8):24-28.
被引量:138
8
陈均土.
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
.教育发展研究,2011,31(19):63-68.
被引量:59
二级参考文献
77
1
李楠.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途径与对策[J]
.职业,2007(9):70-71.
被引量:10
2
熊书银,黄登婕.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z1):107-110.
被引量:34
3
刘清亮,黄堃.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S1):72-73.
被引量:46
4
张华.
论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J]
.全球教育展望,1999,29(5):25-31.
被引量:36
5
张君.
试论课程的时空取向[J]
.教育科学,1996(1):18-20.
被引量:2
6
高嘉勇,李静,蔡超.
美国高校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13(2):65-68.
被引量:21
7
杨伟国,王飞.
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
.中国人口科学,2004(4):65-71.
被引量:96
8
谢志远.
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90-92.
被引量:293
9
宋智勇,段钊.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因素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3):101-103.
被引量:12
10
张丽华,刘晟楠.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
.航海教育研究,2005,22(1):52-55.
被引量:172
共引文献
944
1
张新风.
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与提升对策[J]
.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1):212-212.
被引量:1
2
鲍飞豹,沈瑾,赵玮,肖垚.
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农村贫困建筑类女大学生大学生涯规划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0,0(6):72-73.
3
李长熙,张伟伟.
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知识图谱(2003-2021年):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23(4):100-112.
被引量:3
4
张敏,刘凤根.
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就业能力的关系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50):235-235.
5
温蓉.
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的调查[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4):71-79.
被引量:2
6
卫蓓蓓.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1):91-93.
被引量:4
7
谭金凤,郑雪艳,陈语萱.
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基于CNKI期刊文献[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3):62-64.
被引量:2
8
罗笑.
高职院校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20(15):73-76.
被引量:1
9
蒋芳.
地方院校文科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瓶颈与方略[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40(3):134-138.
被引量:1
10
刘清亮,黄堃.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S1):72-73.
被引量:46
同被引文献
144
1
熊书银,黄登婕.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z1):107-110.
被引量:34
2
谢志远.
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90-92.
被引量:293
3
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J]
.中国软科学,2005(1):64-70.
被引量:83
4
李颖,刘善仕,翁赛珠.
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
.高教探索,2005(2):91-93.
被引量:237
5
张丽华,刘晟楠.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
.航海教育研究,2005,22(1):52-55.
被引量:172
6
汪怿.
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4):31-34.
被引量:148
7
谢晋宇,宋国学.
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5-92.
被引量:119
8
乔坤,贺艳荣.
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2010,26(6):94-98.
被引量:37
9
文少保.
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2006,22(1):101-108.
被引量:65
10
贾利军,徐韵.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06(10):129-134.
被引量:66
引证文献
22
1
温蓉.
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的调查[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4):71-79.
被引量:2
2
贾利军,管静娟.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13,33(13):51-56.
被引量:64
3
杨继森,张静,江中伟,李宏伟.
基于优秀科研成果构建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5):195-199.
被引量:18
4
胡艳.
价值工程视角下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基于对管理类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问卷调查[J]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275-275.
5
李燕冰.
基于就业反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
.职业时空,2015,11(3):87-90.
被引量:4
6
刘泽文,罗英姿.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学术检视与展望[J]
.中国农业教育,2015,16(2):12-18.
7
杨小凤,易娜.
一种新的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模式探讨——基于VE视角[J]
.价值工程,2015,34(36):210-212.
8
吴国锋,李梅,杨丽君,彭铁牛.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力资源测评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
.大学教育,2016(4):179-181.
9
吴国锋,李梅,杨丽君,陈佳.
基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成效分析[J]
.大学教育,2016(5):17-20.
被引量:3
10
赵珂.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的毕业去向研究[J]
.中国市场,2016(50):247-2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2
1
金韦明,沈延兵.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多维反馈体系研究——以S大学为例[J]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20(2):91-102.
被引量:2
2
骆玉恒.
设计类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
.教育观察,2019,8(36):122-123.
3
杨卿,梁建秀,陈平水.
基于就业能力概念的演变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途径[J]
.就业与保障,2022(3):106-108.
被引量:1
4
程元鹏.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
.就业与保障,2020(15):39-40.
被引量:2
5
黄爱宾,过山,丁建浩.
“艺工文融合”的创客教育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的实践[J]
.包装工程,2022,43(S01):336-340.
被引量:1
6
张杰.
农网改造中用电负荷中心的确定[J]
.小水电,2000(3):28-29.
被引量:2
7
刘晨.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分析[J]
.人力资源管理,2013(12):355-358.
8
孙丽平.
浅论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
.延边党校学报,2013,29(6):87-89.
9
冯学东.
职业教育视角下就业能力培育研究[J]
.成人教育,2014,34(2):35-37.
被引量:1
10
于黎明,萨日娜,段斐,陈辉,徐平.
通用工程师毕业生去向解析--基于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案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2(2):35-42.
被引量:2
1
侯永雄.
无边界职业生涯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4):51-55.
2
赵莉.
无边界职业生涯与农村大学生就业实现[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88-20490.
被引量:2
3
王斌.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1,0(10):9-11.
4
桑冬平,周敏.
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探究[J]
.高教论坛,2013(8):41-43.
被引量:1
5
何小姬,曲俊华.
无边界职业生涯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8):179-180.
被引量:2
6
郭晓霞,王建红.
无边界职业生涯对大学生择业的启示[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2(6):41-43.
被引量:4
7
高芳.
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5):80-82.
被引量:10
8
侯永雄.
无边界职业生涯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3):137-140.
被引量:2
9
张厚军.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无边界职业生涯需求相契合的研究[J]
.黑河学刊,2015(5):137-139.
10
方丹逸.
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的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提升——给高校的建议[J]
.时代教育,2013(23):112-113.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