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和动力因素处于主体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性缺失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认识与尊重,是强化其主体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有效措施。
作者
罗佳佳
张新颍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政治学院
出处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1期70-72,共3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Taiyuan's Committee of the C.P.C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主体性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廖和平,周雄文,陆自荣.
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5):73-75.
被引量:1
2
周志强.
对高校教师的以人为本管理的思考[J]
.探索,2004(6):109-111.
被引量:15
3
仇赛飞.
论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J]
.哲学动态,2001(2):32-35.
被引量:22
4
苏果云.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35(6):126-12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张雷声.
教育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J]
.高校理论战线,2005(5):32-33.
被引量:12
2
曲晓波.
以科研促进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89-89.
被引量:41
3
谢卫红.
科研促进教学的途径[J]
.中国冶金教育,2007,12(2):75-76.
被引量:24
4
陈占安.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08(9).
5
[美][S.P.罗宾斯]StephenP.Robbins,[美][M.库尔特]MaryCoultar.管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6
顾海良.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回顾与展望[J]
.思想理论教育,2008(17):4-10.
被引量:20
7
林泽炎.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J]
.人才瞭望,2003(10):6-7.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36
1
李明.
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J]
.统计教育,2007(S1):33-35.
被引量:2
2
朱平.
新时期高校“两课”教育质量评估应考虑的几个因素[J]
.北方经贸,2006(9):127-129.
3
曹菊梅.
谈“两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
.文教资料,2008(4):200-201.
4
赵朝晖,王照杰.
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的主体性观照[J]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1):6-9.
被引量:2
5
罗德均,李芒.
基于网络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12):52-56.
被引量:8
6
朱平.
“以人为本”与“两课”教学改革[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115-118.
被引量:1
7
姚美红.
试探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人本管理[J]
.湖南社会科学,2006(1):166-168.
被引量:30
8
李艳红.
主体参与型教学理论初探[J]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2):75-76.
被引量:2
9
魏传光.
马克思人学的现代价值[J]
.求实,2006(6):4-6.
被引量:3
10
杜学元,蒋平.
略论我国高校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39-41.
同被引文献
18
1
赵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性缺失探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82-85.
被引量:4
2
黄耀辉,张忠元,雷虹艳,侯艳,郑红朝,范菲.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主体及其作用机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2):94-96.
被引量:1
3
刘河元.
大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性缺失分析[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1):57-58.
被引量:2
4
徐腊梅.
论主体间性师生关系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J]
.教育学术月刊,2011(1):108-109.
被引量:2
5
陈建,林立华,王婧倩.
高校“思政课”大学生主体性“伪在场”及唤醒[J]
.江苏高教,2012(5):127-129.
被引量:18
6
肖湘雄,田小星.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应对[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1):49-51.
被引量:3
7
匡海学.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问题的思考[J]
.中医杂志,2015,56(16):1355-1358.
被引量:69
8
廖芳.
高校思政课问题教学中的教师主体性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8):93-95.
被引量:1
9
彭成,傅超美,邓赟,裴瑾,王世宇,吕光华,任波,陈鸿平,何瑶,赵萱.
中药学三层次三类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3):224-226.
被引量:15
10
赵立春,谭小明,林江.
基于高校本科专业认证制度的中药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5):189-19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黄耀辉,连艳,邓赟,刘世云,胡媛.
“一中心、两主体、三融合”中药学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为例[J]
.中药与临床,2021,12(6):69-73.
被引量:3
2
刘俊涛.
高校思政课教师主体性缺失与心理资本构建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1):199-201.
被引量:1
3
王栓.
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师主体性缺失原因及对策[J]
.进展,2021(5):10-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靳娟.
我国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研究综述[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5):65-73.
被引量:7
2
胡江良,骆红超,印朝闯,朱山,范佳鑫.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融入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云南化工,2022,49(5):130-133.
被引量:3
3
牛锐,于远望,卫昊,仝武宁,贾敏,陈苏静.
中医药院校“一主线、三方面”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例[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2):11-13.
被引量:1
4
谭凤芝,李沅,曹亚峰,蔡伟杰,汪源浩.
面向日化产业链的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
.安徽化工,2023,49(4):170-173.
5
韩雪,刘晨旭,王亚芬,郝蕾,王茜,张一昕.
CIPP评价模式下高等院校《中药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24,39(3):77-80.
1
高虹,吴寒斌.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建[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3):62-64.
被引量:2
2
董璐.
论学校管理中教师主体性缺失问题[J]
.金融教育研究,2006,20(S1):263-264.
3
詹明静.
新课程教学中的主体间性论[J]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08(12S):33-35.
被引量:1
4
石玮.
论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17-118.
5
金美兰.
民族地区高校外语教师主体性的缺失与对策[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6):79-86.
被引量:2
6
赵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性缺失探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82-85.
被引量:4
7
周佳曦.
个性化阅读教学误区分析[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7(7):42-43.
8
金莉.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教师主体因素分析[J]
.时代教育,2014(13):88-89.
9
万舒全.
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念的主体间性转向[J]
.高教论坛,2012(4):17-19.
被引量:1
10
李永秋,刘莉丽.
高校教师校内专业合作学习的低效性多维因素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80-182.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