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
被引量:
9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政府决策部门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这种环境给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高职教育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中,协同育人是其中的核心概念。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缺乏产学研用的协同效应,需要着力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突破传统惯性的制度障碍,体现高职教育协同育人开放性、整体性、互动性和政府主导性等特点,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系统各要素的整体性效用。
作者
徐平利
机构地区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协同育人
概念
特点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3
同被引文献
448
引证文献
90
二级引证文献
600
参考文献
3
1
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同学和机制设计理论[J]
.农业经济问题,2012,33(2):8-13.
被引量:74
2
陈劲,阳银娟.
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
.技术经济,2012,31(8):6-11.
被引量:127
3
徐平利.
工学互动组合:重构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新思路[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2A):71-73.
被引量:67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本刊记者.
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J]
.创新科技,2006(1):10-11.
被引量:7
2
朱雪梅.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与特点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4):58-60.
被引量:65
3
熊惠平.
“穷人经济学”与全纳教育: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话语[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7):76-78.
被引量:12
4
朱新生.
难解的症结与应有的规约[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21):15-18.
被引量:14
5
[美]利奥尼德·赫维茨,斯坦利·瑞特.经济机制设计.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6
张玉臣.构建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N].科技日报,2011-10-17.
7
陈劲.协同创新与国家科研能力建设.科学学研究,2011,.
8
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北京:国际出版公司,1988.586.
9
赵伟莉.协同创新,寻找危机中的机会[N].新华日报,2012-03-02.
10
HOPPE H C,OZDENOREN E.Intermediation in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5,23(5/6):483-503.
共引文献
263
1
周兆宇,富佳兴,张亮,程长荣.
基于G1-DEMATEL的煤矿智能化协同创新效果综合评价模型[J]
.煤炭经济研究,2023,43(11):66-71.
2
国子健,钟睿,朱凯.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区域创新走廊——构建逻辑与要素配置[J]
.城市发展研究,2020,27(2):8-15.
被引量:25
3
郝晶辉,夏显力,刘沛璇.
陕西省“三化”协同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0):2452-2457.
被引量:2
4
徐君,高厚宾,王育红.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3,1(9):85-88.
被引量:41
5
杨明波,曾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与成效[J]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2):157-160.
被引量:11
6
唐高华.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36):28-30.
被引量:27
7
边传周,王永芬.
高职教育工学互动组合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1):63-64.
被引量:2
8
胡清,陶亦亦,易飚.
基于“产教结合”构建高职院校多元化教学团队的策略研究[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2):56-58.
被引量:14
9
夏昌祥,乐莉,李小薇,汪煜.
提高素质 优化结构 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J]
.中国冶金教育,2009,14(2):50-52.
被引量:6
10
季翔.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74-76.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448
1
李双雄,姜丽君.
新时代大学如何提升内涵建设[J]
.中国高校科技,2019(S01):70-72.
被引量:1
2
买雪燕,李晓华.
“顶岗支教”:农牧区教育扶贫模式的结构功能分析[J]
.青海民族研究,2021,32(2):63-68.
被引量:10
3
马学思,曹宝栋.
校企合作下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J]
.教育观察,2020,9(6):102-104.
被引量:2
4
岑余璐.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S01):181-183.
被引量:24
5
左玉洁.
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5):130-131.
被引量:6
6
李济沅.
浙江大学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实践探索[J]
.北京教育(德育),2020(6):73-77.
被引量:3
7
顾明远.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3-6.
被引量:296
8
毕雁冰.
高等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方法探索[J]
.科技信息,2008(25):350-351.
被引量:18
9
佘双好.
充分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S1):120-124.
被引量:17
10
王坤庆.
21世纪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前瞻[J]
.教育研究,1998,19(3):19-24.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90
1
康玉东.
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
.新闻传播,2020(15):34-36.
2
胡晓雪,杨树保,肖云玲.
立德树人背景下“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现状调查分析[J]
.学园,2020(29):5-9.
被引量:1
3
冶成福,马俊.
协同育人视域下欠发达地区培养高质量师范生的探索——以青海师范大学为例[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3):78-86.
4
张继阳,郑秀,杨捷.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究[J]
.教育观察,2020(6):29-30.
被引量:3
5
刘合群,柴培.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路径选择[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34(9):6-9.
被引量:4
6
耿静超,潘伟洪,张涛.
协同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创新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为例[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34(9):81-88.
被引量:3
7
胡蓉,夏烨.
高职教育中关键能力的培养途径[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0(3):120-122.
8
袁小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
.教育评论,2014(6):100-102.
被引量:77
9
李世红.
基于协同育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32):312-313.
被引量:4
10
普清民,李微波,黄春平.
协同育人范式下的高职电子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
.辽宁高职学报,2014,16(9):72-7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600
1
刘菲菲.
基于数据赋能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型构建与实践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29):16-22.
被引量:3
2
周笑.
校企协同视域下五年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
.职业技术,2022,21(5):44-49.
被引量:2
3
倪燕翎,涂家新,周文涛,易美宏.
新工科理念下BIM产学研协作实践与创新[J]
.质量与市场,2020(13):118-120.
4
任燕.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J]
.作家天地,2021(9):108-109.
被引量:1
5
张忆雯.
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群“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调查与分析——以常熟市为例[J]
.职业教育,2023(31):56-61.
6
张家惠.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群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1,27(1):49-54.
被引量:2
7
陈革.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提升教师能力的探索[J]
.现代交际,2020(10):1-3.
8
邵利群,倪碧君.
产教融合背景下依托企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1):45-48.
被引量:6
9
徐军.
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创新型人才[J]
.山西青年,2019,0(24):55-55.
10
刘碧强.
三螺旋理论视角创业型人才协同培养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2020(2):51-56.
被引量:1
1
单喜军.
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J]
.科学中国人,2014(9X):193-193.
被引量:1
2
陆岳新.
突破难点问题,全面推动农村中小学课改的健康发展[J]
.江苏教育,2004(07A):30-31.
3
王彬武.
校外教育应该向专业化发展[J]
.陕西教育(综合版),2017,0(3):20-22.
4
杨明权,李轶.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
.继续教育,2007,21(10):12-14.
被引量:1
5
陈刚.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8):202-203.
6
蓝瑞荣,刘洪华.
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剖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5):181-182.
被引量:1
7
邓志革.
关于新升格高职学院发展的几点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4):125-126.
被引量:1
8
调查显示:制度障碍制约高职学生就业[J]
.职业教育研究,2005(9):121-121.
9
顾馨梅,吴志娟,水淑燕,仇文利.
简论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4):94-97.
10
黄宜梁.
论协同效应与电大教育系统的改革与发展[J]
.教育研究,1993,14(12):58-63.
被引量:1
职教论坛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