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5种药剂对花生褐斑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应用5种杀菌剂进行花生褐斑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 1 200 g/hm2处理、900 g/hm2处理及25%吡唑醚菌酯EC 450 g/hm2对花生褐斑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5.83%、82.05%和83.23%,对花生褐斑病具有很好防治效果。
作者
安福涛
朱茂山
机构地区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76-77,共2页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花生褐斑病
药剂防治
分类号
S435.65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3
1
庞振凤.
几种药剂防治花生叶斑病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141-141.
被引量:7
2
王才斌,孙秀山,成波,吴正锋,郑亚萍,陈静,刘道忠,高新华,陈殿绪.
不同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及公害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4):72-75.
被引量:13
3
石延茂,徐秀娟,徐明显,毕国金,崔凤高.
双苯三唑醇防治花生叶斑病研究[J]
.农药,1993,32(1):52-5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封海胜,张思苏,万书波,隋清卫,左学青.
花生连作对土壤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1993,25(1):13-15.
被引量:55
2
周青,张毅,徐淑霞,华福平,童燕.
花生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2005(5):16-16.
被引量: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9:101—5009:203—2003食品卫生检测方法理化部分(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21-26495-499.
4
全国农药残留实验协作组.农药残留量实用检测方法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41-243.
5
辛建忠,刘士彦.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J]
.现代化农业,2002(10):15-15.
被引量:3
6
吴微微.
花生叶斑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杂粮作物,2004,24(1):50-51.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9
1
徐秀娟,赵志强,鄢洪海,李尚霞,吕志宁.
绿色木霉菌剂及其在有机食品花生的应用[J]
.农药,2006,45(4):272-274.
被引量:7
2
王移收.
我国花生产品加工业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4):498-502.
被引量:28
3
陆恒,陈炳旭,董易之,游春平.
广东花生主要病害种类及防治措施[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9):126-128.
被引量:4
4
赵美华.
不同药剂防治花生叶斑病药效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6):163-163.
被引量:1
5
李杨,高志山,李建涛,刘峰.
戊唑醇等四种杀菌剂防治花生冠腐病应用研究[J]
.花生学报,2012,41(2):13-19.
被引量:9
6
沈一,刘永惠,陈志德.
花生叶斑病研究概述[J]
.花生学报,2014,43(2):42-46.
被引量:20
7
许丽丽.
花生叶斑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5):27-28.
被引量:4
8
杨富军,高华援,王绍伦,刘海龙,周玉萍,孙晓苹.
高纬度花生叶部病害防治技术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15,40(5):71-74.
被引量:3
9
晏立英,宋亚辉,倪皖莉,蒋相国,雷永,康彦平,万丽云,淮东欣,任小平,姜慧芳,廖伯寿.
三种杀菌剂在不同生态区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38(5):644-648.
被引量:7
10
邓丽,殷君华,李阳,谷建中,任丽,张博.
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7):136-13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6
1
黄鑫,郑丽宁,顾学虎,许煊炜,张浩,王迎春.
生防菌D25与嘧环·咯菌腈复配对番茄灰霉病防治的增效作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38(4):860-867.
被引量:3
2
刘伟,王金信,杨广玲,鲁梅,隋标峰.
芸苔素内酯对花生幼苗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药,2005,4(1):42-43.
被引量:28
3
熊明彪,罗茂盛,田应兵,宋光煜,曹叔尤.
小麦生长期土壤养分与根系活力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J]
.土壤肥料,2005(3):8-11.
被引量:43
4
王才斌,孙秀山,成波,吴正锋,郑亚萍,陈静,刘道忠,高新华,陈殿绪.
不同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及公害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4):72-75.
被引量:13
5
江海东,周琴,李娜,孙小芳.
Cd对油菜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39-43.
被引量:31
6
韩志任,陈召亮,翟茹环,马超,刘峰.
戊唑醇对花生叶斑病菌和豇豆锈病菌的毒力及田间药效评价[J]
.现代农药,2006,5(4):47-49.
被引量:9
7
高俊凤.植物生理学试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赵世杰,刘华山.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9-71.
9
曹云英,赵华.
高温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对水稻幼苗的保护作用[J]
.中国水稻科学,2007,21(5):525-529.
被引量:52
10
李合生,孙群,赵世杰,等.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7-169.
引证文献
5
1
程传英,季守民,张风文,殷万元,姜兴印.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拌种对花生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37(5):713-718.
被引量:4
2
晏立英,宋亚辉,倪皖莉,蒋相国,雷永,康彦平,万丽云,淮东欣,任小平,姜慧芳,廖伯寿.
三种杀菌剂在不同生态区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38(5):644-648.
被引量:7
3
安福涛,朱茂山,谢瑾卉.
不同杀菌剂对花生褐斑病的防效及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植保导刊,2017,37(8):68-70.
被引量:9
4
张霞,许曼琳,郭志青,于静,吴菊香,李莹,王磊,张志良,张智猛,迟玉成.
吡唑醚菌酯和芸苔素内酯协同防治花生根腐病和白绢病的研究[J]
.花生学报,2020,49(3):52-57.
被引量:13
5
杨胜雨,杨飞,段海明,陈甦,周慧,张健.
生防菌代谢物与杀菌剂复配对花生褐斑病菌的抑制活性[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1(2):61-6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李楠,黄淑敏,李洪来,鲍庆超,王义生,吴宏斌,贾立辉.
4种增效剂与化学药剂混用对花生叶斑病防治效果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2023,48(6):86-89.
2
谢明惠,林璐璐,陈浩梁,张光玲,苏卫华.
药剂拌种对花生苗期的影响及田间蛴螬防效评价[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40(2):275-283.
被引量:14
3
孟丹娜,何晶晶,周如军,赵杰锋,傅俊范.
300g/L苯甲·丙环唑乳油对花生网斑病的田间防效[J]
.植物保护,2018,44(3):197-202.
4
黄燕丽,高庆刚,苏毅,孙长贵,游文宇,崔宇.
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2个地区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马铃薯,2018,32(3):171-174.
被引量:9
5
张佳蕾,郭峰,李德文,杨莎,耿耘,孟静静,李新国,万书波.
“三防三促”调控技术对高产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40(6):828-834.
被引量:6
6
孙浩洋,张炜炜,曾亮,柴继宽,焦润安,金小雯,宫文龙,黎蓉,赵桂琴.
不同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
.草业科学,2019,36(9):2374-2383.
被引量:10
7
于舒怡,臧超群,谢瑾卉,林英,裴雪,梁春浩.
花生褐斑病表观侵染速率、空中分生孢子密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41(6):938-946.
被引量:5
8
张娟,秦锦云.
食品/农产品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研究进展[J]
.农学学报,2020,10(5):67-71.
被引量:6
9
李凌云,陈敏,栾炳辉,于晓丽,张广和,刘保友.
新型杀菌剂氯氟醚菌唑对花生叶斑病的田间防效评价[J]
.农药,2020,59(11):833-834.
被引量:14
10
张伟,姜博,陈立玲,张金花,李慧,吴宏斌,王义生.
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SC防治花生叶斑病试验[J]
.农药,2021,60(5):379-381.
被引量:7
1
怎样防治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J]
.闽东农业科技,2001(4):20-20.
2
银兰,袁国琦,袁志福.
花生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
.新疆农业科技,2001(3):24-24.
3
徐家忠.
花生褐斑病与黑斑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
.农技服务,2010,27(1):51-51.
被引量:1
4
李强.
花生叶斑病的防治[J]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1(8):50-50.
被引量:1
5
姚凤兰.
咪鲜胺防治花生褐斑病田间试验[J]
.农药,1999,38(6):28-29.
被引量:12
6
王培松,于晓丽,栾炳辉,刘洁,王英姿.
17%唑醚·氟环唑悬乳剂对花生的抗病和保健作用[J]
.现代农药,2016,15(1):54-56.
被引量:2
7
周如军,徐喆,王大洲,杨凤艳,薛彩云,傅俊范.
辽宁花生褐斑病发生及时间流行动态模型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36(4):533-537.
被引量:13
8
何献声.
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剂对花生褐斑病的防治[J]
.农药,2014,53(9):677-679.
被引量:13
9
刘小武.
膜下滴灌花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
.新疆农垦科技,2013,36(4):21-22.
10
崔建潮,周如军,傅俊范,徐喆,薛彩云.
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田间混发流行过程及其产量损失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16,46(2):265-272.
被引量:9
辽宁农业科学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