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膳食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大豆异黄酮化学结构和代谢及生物学作用等方面研究 ,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预防和治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妇女骨质疏松和绝经期综合征等作用。为此简要综述了这一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
作者
刘颖
滕燕平
张玉梅
机构地区
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处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4-386,共3页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关键词
膳食异黄酮
植物雌激素
肿瘤
心血管疾病
预防
分类号
R151.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202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49
参考文献
3
1
宋元宗,庄海旗,张海涛,祝其锋,莫丽儿.
Genistein抑制鸟嘌呤氧化损伤的CGC/MS研究[J]
.肿瘤防治研究,1997,24(3):142-145.
被引量:2
2
郑高利,朱寿民,刘子贻.
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作用[J]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7,26(5):196-199.
被引量:48
3
景永奎,韩锐.
大豆甙元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2,6(4):278-280.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宋元宗,庄海旗,张海涛,祝其锋,莫丽儿.
Fe^(2+)存在时H_2O_2对鸟嘌呤的氧化作用[J]
.广东医学院学报,1996,14(4):312-314.
被引量:1
2
贾之慎,邬建敏,唐孟成.
比色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6,23(2):184-186.
被引量:235
3
徐承熊,韩锐.小鼠B16黑色素瘤克隆原细胞的体外软琼脂分析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5(06).
4
范礼理,赵德化,赵敏崎,曾贵云.葛根黄酮抗心律失常作用[J]药学学报,1985(09).
5
马春力,郭忠兴,李怀荆,王力.
阿霉素心脏毒性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J]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2,15(3):9-1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8
1
吴万垠,于尔辛,刘煜.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es on the Blocking Effect of Chinese Drugs on Tumor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1,21(3):236-240.
2
马善峰,关宿东,祝延.
大豆异黄酮对阿霉素致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4):278-280.
被引量:6
3
逄晓云.
大豆异黄酮与心血管疾病[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7):721-724.
被引量:5
4
刘阳.
大豆异黄酮对人体生理生化有益功能[J]
.甘肃科技,2004,20(9):178-179.
被引量:5
5
魏振承,孙玲,张雁,张名位,池建伟,徐志宏,王志坚.
大豆异黄酮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20(3):10-11.
被引量:10
6
皮雄娥,费笛波,王龙英,袁超.
大豆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
.饲料工业,2005,26(4):11-14.
被引量:30
7
刘丽,金宏,王先远,许志勤,南文考,李培兵,吴健全,高兰兴.
大豆异黄酮对电离辐射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23(1):4-7.
被引量:17
8
赵春燕,张义,王丽娟,赵燕颖,于金录,张舵舵.
大豆异黄酮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J]
.吉林中医药,2005,25(4):53-54.
被引量:4
9
石昌顺.
中药葛根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1994,25(9):496-497.
被引量:84
10
李林,韩锐.
一种抗全反式维甲酸分化的HL-60亚系的特性[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4,8(3):191-19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02
1
周丽丽,李华平,王辉,冯琳,张晓宏,吴世康.
以黄酮冠醚金属配合物为基体的阴离子化学敏感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8):1525-1528.
被引量:5
2
李洁,潘喜华,仲伟鉴,宓铭.
大豆异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
.上海预防医学,2000,12(4):191-192.
被引量:9
3
臧为民,廉红霞,王成章,杨雨鑫,张春梅,胡喜峰.
不同水平苜蓿草粉对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54-59.
被引量:29
4
王宝维,吴晓平,刘光磊,贾晓晖,张名爱,张廷荣.
添加墨西哥玉米干草粉对五龙鹅日粮消化利用及氮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1911-1916.
被引量:12
5
赵武述,任丽娟.
苜蓿多糖的免疫增强效应[J]
.中国药理学报,1993,14(3):273-276.
被引量:40
6
曹钟灵,李建北,张东明.
葛属植物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05,28(1):67-71.
被引量:26
7
王成章,杨雨鑫,胡喜峰,廉红霞,张春梅.
不同苜蓿草粉水平对产蛋鸡蛋黄胆固醇含量影响的研究[J]
.草业学报,2005,14(2):76-83.
被引量:45
8
常春.
大豆深加工新世纪的朝阳产业[J]
.中国食品工业,2005(3):34-35.
被引量:3
9
郭红莲.
大豆蛋白生物降解及大豆肽的研究进展[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4):50-52.
被引量:14
10
程茅伟,章锡平,朱清华,赵要武,刘烈刚,孙秀发.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钙、骨强度的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453-45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6
1
李清华,林玲娜.
黄酮以及稻米黄酮的研究与开发现状[J]
.福建稻麦科技,2004,22(4):45-47.
被引量:4
2
王勇,杨惠,王韶杰.
广播访谈类节目暨《夜访百家》节目研讨会综述[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12):53-53.
3
陈辉.
云南航运发展新思路[J]
.中国水运,2005(5):54-55.
被引量:1
4
郑建斌,延绥宏,董社英,高鸿.
大豆甙元二磺酸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氧化反应特性及其应用[J]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8(4):58-62.
被引量:1
5
夏慧玲,王水兴,吴凌伟.
大豆的生化成分和生理功效[J]
.粮食加工,2006,31(1):47-48.
被引量:3
6
张艺,李忠.
苜蓿叶蛋白抗氧化功能实验研究[J]
.粮油加工,2006(12):83-85.
被引量:4
7
韩丽华,王静,张薇,高静,高玉堂.
尿样保存条件对异黄酮测定结果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1):20-22.
8
延玺,刘会青,邹永青,任占华.
黄酮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及合成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2008,28(9):1534-1544.
被引量:338
9
张树林,欧阳春华,张辉.
大豆的生化成分和生理功效[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5):123-123.
被引量:1
10
姜冬东,赵彦生.
我省大豆功能性产品与高新技术应用调查[J]
.中国科技财富,2010(6):307-307.
二级引证文献
449
1
屈映,张书信,周璐,傅丽元,刘子号,李诗莹,戴亭亭,杨向阳,姬慧茹,曹敏然.
荆芥、防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4):5465-5472.
被引量:22
2
蒙玲,汪君.
硫代黄烷酮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2023,43(3):873-891.
3
孙佳庆,乔岩,刘越.
龙胆目查尔酮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0,37(1):21-30.
被引量:2
4
徐帆,梁宗锁,韩蕊莲.
三叶青中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1,40(11):3704-3716.
被引量:3
5
玄红专,胡福良.
黄酮类化合物抑制微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22(1):171-175.
被引量:37
6
丛建民,陈凤清,孙春玲,王雪,王翔,王国强,姚娜.
草木犀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抑菌活性研究[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26(5):18-24.
被引量:2
7
赵静.
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15,32(5):809-815.
被引量:35
8
卢赛赛,许凤,王鸿飞,程佑声,胡月,邵兴锋,李和生.
杨梅叶中总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J]
.果树学报,2015,32(3):460-468.
被引量:41
9
赵晓峰,吴荣书.
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功能及开发前景[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8):39-41.
被引量:5
10
孙体健,黄文,王浩江,曹晓峰.
药用栝楼果实黄色素的抗氧化性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4):285-287.
被引量:3
1
乔民,梁承武,刘文生,白雪松,李朝阳,李善姬.
吉林市20~55岁女性膳食大豆异黄酮摄入量与其对血脂的作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194-196.
被引量:1
2
妇女骨质疏松比癌症更危险[J]
.社区,2003(17):44-44.
3
李善姬,白雪松,金英兰,刘文生,李朝阳,李林春,梁承武.
大豆异黄酮对吉林市健康成年男性血脂的影响[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33(6):367-370.
4
李晶晶,梁承武,金英兰,李林春,李善姬.
吉林市男职工异黄酮摄入量及其对血压和肥胖的影响[J]
.卫生研究,2013,42(4):670-673.
被引量:2
5
邵敬於.
补充激素,利大于弊[J]
.婚育与健康,2001,0(5):25-25.
6
高玉霞,赵淑华,崔松花,姜旭平,王卉纯.
国外绝经期妇女激素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96-5097.
被引量:1
7
关注她的健康[J]
.科学健身(健尚),2010,0(4):86-87.
8
蔡美琴,史奎雄.
常喝豆浆真的易致乳腺癌吗[J]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08,0(9):50-52.
9
王海英.
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J]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36-2738.
被引量:2
10
宋保国.
男女更年期的性心理[J]
.医药前沿,2009(1):76-77.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