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探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与《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一脉相承,在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方面较之《黄帝内经》都有较大发展和提高。仲景的"扶正固本、摄生为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病宜早治、勿令生变","先病服药","先安未受邪之地","药宜早进、莫待早晚"等治疗学思想,对指导当前临床和治未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刘赟
张燕萍
机构地区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出处
《国医论坛》
2013年第2期5-7,共3页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张仲景
治未病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1
樊友平,戴美堂,潘俊.
张仲景性医学思想发微[J]
.中国性科学,2005,14(5):47-48.
被引量:1
2
王融冰,兰孟东,胥婕,孙虹兰,段雪飞,董庆华,孙凤霞,陈一凡.
肝炎患者胃电图检查与中医辨证[J]
.北京中医,1996,15(6):49-50.
被引量:3
3
郭中良,周峻伟,王和天.
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J]
.北京中医药,2008,27(10):778-78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肖允明,王继香.
浅述《伤寒论》的治未病思想[J]
.河南中医,2005,25(12):7-9.
被引量:10
2
朱汀,吕越.
《伤寒论》急症治法特点[J]
.河南中医,2002,22(3):12-12.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8
1
孙磊,王兴华.
《伤寒杂病论》治则学说的现代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10,30(9):749-750.
2
吴成.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评析[J]
.中医药学刊,2002,20(1):56-57.
3
温敏勇,赵馥,曾远峰.
“治未病”思想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0):1753-1754.
被引量:2
4
彭万年,关彤.
从理论及临床实践看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的科学性[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6(3):173-175.
被引量:2
5
赵印涛,贾丽荣,吴金洋,张树峰.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核心内涵浅析[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36(1):45-47.
被引量:17
6
周鹏,谢伟.
《神农本草经》的“治未病”思想与药物应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5):858-860.
被引量:8
7
马俊杰,马勇,陈菊萍.
张仲景桂枝汤证治思想对虞山医派治未病研究中心建设的启示[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6):65-68.
被引量:1
8
何敢声,王啸华,王智成,谢林.
从“治未病”思想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防治[J]
.北京中医药,2023,42(7):755-75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6
1
张再良.
设就《金匮》论《金匮》,难免不为《金匮》拘——《金匮》痉病源流析[J]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1998,12(1):17-19.
被引量:4
2
李长玲.
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2):129-131.
被引量:86
3
肖允明,王继香.
浅述《伤寒论》的治未病思想[J]
.河南中医,2005,25(12):7-9.
被引量:10
4
黄建始.
美国的健康管理:源自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5):1011-1013.
被引量:237
5
杨娜.
由《金匮要略》“十七句”谈肝虚证的传变及其整体治疗[J]
.甘肃中医,2006,19(12):3-4.
被引量:3
6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12-320.
7
李宇铭.
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0):2550-2551.
被引量:3
8
周少林,林汉芳.
“治未病”思想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2):146-147.
被引量:5
9
朱向东,李广远,刘稼,程畅和.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725-2727.
被引量:47
10
姜良铎.
健康、亚健康、未病与治未病相关概念初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2):167-170.
被引量:71
引证文献
4
1
李成卫.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金匮要略》痉病诊治思维步骤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0):2083-2086.
被引量:6
2
赵扬,谭艳云,王文平,邓虹,魏丹霞,陆家龙.
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浅谈中医治未病理论[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5):7-9.
被引量:28
3
郑连雪,刘姝,钟远,孙瑞敏.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在中医院的临床应用[J]
.全科护理,2019,17(19):2342-2343.
被引量:5
4
陈楚琴,彭卓嵛,殷江龙,石林韬,李桂贤.
中西医慢性病管理模式在CAG中的研究进展[J]
.中医学,2023,12(5):964-971.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王洪海,周德生,冉莉.
从“扶正、驱邪、避毒”的内涵探讨防治无症状新冠肺炎的意义[J]
.四川中医,2022,40(7):27-31.
被引量:5
2
刘子维,刘茂君.
治未病理论在复发性流产分阶段治疗中的运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8):106-106.
3
肖月君,谢伟琴.
预消毒法预防早产儿PICC所致静脉炎的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4):112-114.
被引量:2
4
林展弘,李成卫.
《金匮要略》产后病的“治未病”诊治思维探析[J]
.现代中医临床,2018,25(4):54-57.
被引量:1
5
胡素琴.
PICC置管后应用艾慈灸穴位贴敷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8):53-55.
6
张文超,李成卫.
基于“不确定性思维”下的《金匮要略》主证分层分析[J]
.天津中医药,2018,35(11):833-835.
7
项瑛,戚菲,王煜蕙,陈凯,符静,杜长伟.
中医“治未病”理念与飞行员心理健康维护架构的思考[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1):156-157.
被引量:4
8
苏育铃,万文蓉.
从“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探讨足三里穴“既病防变”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
.中医药通报,2019,18(1):29-30.
被引量:12
9
贾勇,蒋杭,赵西面.
中药汤剂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价值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2019,5(3):7-9.
被引量:1
10
叶含笑,吴紫薇.
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方剂歌诀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J]
.中国数字医学,2019,14(7):49-51.
被引量:1
1
赵映前.
试论《伤寒论》中脾胃病的治疗学思想[J]
.河南中医,1999,19(2):13-14.
被引量:8
2
李玉清.
李时珍《本草纲目》治疗学思想探析[J]
.四川中医,2000,18(11):2-3.
3
邓沂,张士卿,周信有.
《内经》中的时间治疗学思想浅探[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7(2):37-39.
4
赵映前.
张仲景的肝病治疗学思想钩玄[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9(1):55-56.
被引量:4
5
唐雪梅,王自强,宋为民.
《内经》的时间治疗学思想探析[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6(2):6-8.
被引量:1
6
徐晓娟,邓琳雯,刘明慧.
论补肾中药在妇科周期疗法中对生殖内分泌的调控作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33-1534.
被引量:11
7
宋妍.
气与形神合一探要[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1):31-31.
8
周珍光.
中医胸痹的辨证施治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1):188-189.
被引量:2
9
刘林堂.
安全静脉滴注中药针剂之我见[J]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8(3):64-65.
10
王连芬.
针灸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近况[J]
.天津中医,2002,19(2):79-80.
国医论坛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