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刘三姐》的口语文化特征与衍生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围绕媒介环境学对电子媒介的研究成果展开,以电子媒介的次生口语文化为基础,对经典电影《刘三姐》创造性使用原生口语的手法进行个案研究。口语文化主要体现在冗余、夸张的人物形象,电影《刘三姐》以原生口语文化为文本基础,巧妙结合了电子媒介次生口语文化的媒介环境,受到广大观众的广泛好评。由此逻辑衍生出来的诸多"刘三姐"文化产品,还以此达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作者 刘玎玎
机构地区 郑州轻工业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8-99,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2[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3容小宁,李格训,花建,李萍.印象刘三姐(文化产业新视野)[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
  • 4[美]沃尔特·翁署:《口语又化与书面叉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第33页.
  • 5[英]迈克·克朗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123页.

共引文献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