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往话语权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话语霸权问题,提出构建"交往话语权"范畴的必要性,认为交往话语权既指教育者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也指受教育者的民主话语权,是两种话语权的融合,这种融合是建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往基础之上的话语权力与话语权利的辩证统一。同时,实现交往话语权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好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各自所具有的主体性和客体性,并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作者
侯旭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Academia Bimestris
关键词
交往
话语权
权力
权利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0
1
费爱华.
广告话语霸权的生成机制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1-66.
被引量:13
2
米歇尔·福柯 佘碧平译.《性经验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4、43、44、44页.
3
皮埃尔·布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8页.
4
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5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9页.
6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第31-32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2页.
8
王天一等编.《外国教育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41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5卷[M].,.第919-940页.
10
周慧来.《霸权与地区主义: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研究》,复旦大学,2008年,第17页.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董志强.
话语权力与权力话语[J]
.人文杂志,1999(4):142-147.
被引量:28
2
费爱华.
情境的类型及其运作逻辑[J]
.广西社会科学,2007(3):178-181.
被引量:9
3
杨再华.
广告的话语霸权[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11):222-225.
被引量:3
4
李骏.
对消费社会的一项社会学考察[J]
.理论导刊,2003(5):33-36.
被引量:9
5
刘群.
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与营销沟通[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2):89-91.
被引量:7
6
朱国华.
习性与资本: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上)[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3-37.
被引量:53
7
韦路,严燕蓉.
媒介:讯息还是权力[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1):110-114.
被引量:14
8
范红.
新闻话语的编码和霸权的形成[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2):38-40.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78
1
陆丹.
国家与社会让渡关系张力下的中国突生富裕阶层——中国中产阶级的另一种解读[J]
.社会,2004,24(12):46-51.
被引量:6
2
乔洪武.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J]
.科学社会主义,2004(6):21-23.
被引量:9
3
李晓东.
西方文化哲学的理论形态探析[J]
.哲学动态,2002(2):27-30.
4
贾建芳.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3):20-27.
被引量:27
5
陈春萍.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社会正义[J]
.道德与文明,2005(4):23-27.
被引量:3
6
徐瑄.
和谐社会的制度设计原理和社会构造方法——从理想宪政的视角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5):117-119.
被引量:1
7
尾关周二,冯雷(译).
重建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尝试——交往理论和环境思想的视角[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6):12-15.
被引量:4
8
吴智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构想[J]
.教育评论,2005(6):61-62.
被引量:1
9
徐桂权.
媒介政治与公民参与——读《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J]
.国际新闻界,2006,28(2):36-39.
被引量:1
10
董正华.
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1):145-152.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9
1
张国祚.
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J]
.求是,2009(9):43-46.
被引量:154
2
陈飞.
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霸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2):97-99.
被引量:25
3
张骥,申文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163-168.
被引量:78
4
丁卫华.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11(7):158-160.
被引量:61
5
骆郁廷,魏强.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话语权[J]
.教学与研究,2012(10):74-81.
被引量:82
6
吴琼,刘璐璐.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述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5):30-33.
被引量:12
7
骆郁廷,史姗姗.
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文化话语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66-73.
被引量:76
8
俞吾金.
“主体间性”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4):3-5.
被引量:34
9
毕红梅,付林溪.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5(5):12-15.
被引量:88
10
李翔.
自媒体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J]
.高教探索,2015(11):115-119.
被引量:49
引证文献
8
1
刘亚旭.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J]
.文学教育,2017(18):168-170.
2
冯晓倩,杨婧.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研究[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8(2):52-54.
被引量:1
3
丁科.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19(2):52-56.
被引量:3
4
冯晓倩.
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路径研究[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27(4):108-112.
被引量:1
5
洪静.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所面临的新挑战[J]
.知识经济,2019(9):115-116.
被引量:5
6
李宏敏.
关于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讨[J]
.法制博览,2019(2):290-290.
被引量:1
7
胡恒钊.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失落与提升[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9):24-26.
被引量:1
8
陈芳.
自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研究[J]
.山西青年,2018(17):148-148.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王亚茹.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
.智库时代,2019,0(37):41-41.
被引量:2
2
李荣虎.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46-47.
3
杨小玉.
新媒体境遇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解读与重构[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35(11):53-54.
4
冷云峰.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
.锋绘,2020,0(2):280-280.
5
丁杰.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
.科技资讯,2020,18(19):216-218.
被引量:3
6
陈晓婧.
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的路径[J]
.黑河学院学报,2021,12(3):47-49.
被引量:1
7
考秀坤.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13):58-59.
8
盛继前.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J]
.吉林教育,2021(35):84-85.
被引量:1
9
柳媛媛.
网络话语权的政治功能及构建策略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2):81-82.
10
阮云志,周静.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述评[J]
.决策与信息,2022(7):54-66.
被引量:1
1
张扣林,姚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19(6):83-86.
被引量:1
2
朱松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探析[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06-110.
被引量:1
3
丁蔷.
对话理论下的高三语文教学[J]
.语文月刊,2012(11):18-20.
4
姜洪根.
语文对话教学的问题、反思及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6(11):103-104.
被引量:3
5
胡银玉.
重构各层话语权力 创建和谐校园文化[J]
.教育与现代化,2007(2):62-66.
6
梁利文.
意识形态话语权与青年学生内在关系探究[J]
.高教学刊,2016,2(19):43-45.
7
邱欢辉.
“杜郎口”模式的超越之路[J]
.少年写作(师者),2014,0(11):47-47.
8
李彩娅.
巧建各种平台 关注话语权利[J]
.中学教学参考,2009(10):3-5.
9
罗正强.
文化反哺与话语权力[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1(4):6-7.
被引量:2
10
王建.
学生本位才是真[J]
.学周刊(上旬),2015(12):140-141.
学海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