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代文化观的流变与审思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代国人在处理中西文化问题时,先后提出了"西学中源"、"中体西用"、"西化论"及"文化调和论"等文化观。文化观的流变既是国人对西学的认知从封闭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也是中西文化不断融合加深的过程。文化激进论与文化调和论在本质上是互补而非对立的。
作者
王代莉
机构地区
贵州省委党校
出处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4-58,共5页
Journal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近代文化观
东西文化
流变
互补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6
1
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J].东方杂志,第16卷11号.
2
汪叔潜.新旧问题[J].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3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1918.
4
章士钊.记章行严先生讲演.李长义记录.章士钊全集:第4卷[c].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
5
伧父.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1917).
6
伧父.大战争与中国.东方杂志,1914,11(3):3-3.
7
王韬.伎园文录外编·原学:卷一[M].上海:上海书店,2002.
8
汤寿潜.危言·中学.萧山文史资料:汤寿潜史料专辑[z].萧山市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1993.
9
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
10
林琴南.林琴南致蔡鹤卿书[J].新潮,第1卷第4号.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胡适.《归国杂感》..《胡适文存》卷4.亚东图书馆,1920年.第10页.
2
陶履恭.《致陈独秀》[J].新青年,1917,3.
3
《张元济年谱》.商务印书馆1991年出版.第40页.
4
钱玄同.致陈独秀.新青年,1918,(4).
5
弢园文录外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6
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Z].康有为政论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
康有为.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Z].康有为政论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
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9.
9
论美菲英杜之战事关系于中国[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9.
10
中国立国大方针[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9.
共引文献
34
1
孙泽文.
论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法制渊源[J]
.教育与职业,2007(29):96-98.
2
施明智.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所昭示的桐城散文变革[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5):77-80.
被引量:1
3
刘长林,班彦美.
解决中国问题的“道德本位”思想倾向——五四时期杜亚泉与陈独秀道德观之比较[J]
.理论学刊,2008(1):109-114.
4
石钟扬.
“改造青年之思想,为本志之天职”——《新青年》的主编意识[J]
.江淮论坛,2008(1):171-177.
5
王学斌.
晚清管子研究述论[J]
.管子学刊,2009(1):42-45.
被引量:4
6
吴效马.
近五年来国内五四运动史研究的进展与趋向[J]
.教学与研究,2009(5):89-96.
被引量:1
7
虞和平.
200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10(1):128-147.
8
丁小丽.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和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77-81.
被引量:1
9
姜昱子.
近代中国公共空间的生成历程[J]
.学术交流,2010(6):44-46.
被引量:2
10
张实.
一个流传百年的弥天大谎——汉阳铁厂质量问题考辨[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27(3):1-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
1
杨宗建.
对社会转型的哲学思考[J]
.宁夏党校学报,2006,8(6):117-120.
被引量:2
2
林锦凤,魏卫.
基于社会文化视角的光棍节节日仪式分析[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9(4):72-76.
被引量:6
3
郑伟.
公共性视野中的核心价值观建设[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2):16-19.
被引量:3
4
孙莹莹.
“两型社会”建设中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研究——以对359名武汉市党政干部的调研为例[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2):81-85.
被引量:7
5
王其辉.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发展规律探析[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3):55-59.
被引量:3
6
史鼎新,何明升.
我国网民在线活动的特点与趋势[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17(6):67-72.
被引量:2
7
黄华新,顾坚勇.
网络文化的范式转换——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2):31-35.
被引量:25
8
王云.
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经济哲学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03(6):126-12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仇小琳,赵帅帅.
网络节日流行的社会根源及其文化意义[J]
.党政干部论坛,2014(8):20-22.
被引量:1
2
姚刚.
领导干部理性应对“乡愁”的人文途径浅析[J]
.党政干部论坛,2014(11):25-27.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娜.
网络造节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
.传播与版权,2017(4):114-115.
1
陶松云,郑家红.
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周年的审思[J]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7(1):44-45.
2
黎澍.
中西文化问题[J]
.历史研究,1989(3):50-55.
被引量:3
3
黄宗智.
走出二元对立的语境[J]
.中国改革,2005(1):76-76.
被引量:7
4
黄松筠.
清代吉林围场的设置与开放[J]
.东北史地,2007(5):29-34.
被引量:3
5
钟华.
杜亚泉文化思想初探──兼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论争[J]
.史学月刊,1994(5):91-95.
被引量:1
6
王代莉.
因革损益:五四前后文化调和论的道德改革主张[J]
.安徽史学,2014(3):45-51.
被引量:1
7
谈家胜.
近二十年徽州家谱文献研究的学术审思[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6):130-136.
被引量:9
8
朱文华.
也来重新审视陈独秀与杜亚泉的论争[J]
.近代史研究,1995(5):206-213.
被引量:2
9
冯都.
军中第一馆背后的故事[J]
.钟山风雨,2007,0(4):49-52.
10
乔治忠.
中日两国在古史研讨上的政治扰动--20世纪前期疑古史学及其背景的审思[J]
.史林,2016(4):202-209.
被引量:1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