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费希特知识学从绝对自我到相互承认的思想嬗变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康德先验哲学的影响下,费希特主张哲学的任务是阐明一般科学的根据,要成为一般科学的科学(Wissenschaft),因此,他将自己的哲学体系称为“Wissenschaftslehre”,直译就是“科学之学”,中译本则通常译作“知识学”。他指出,知识学作为一个科学的系统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一个绝对的第一原理,这个原理是绝对确实的,是其他一切确实性的基础;第二,在自身具有系统的形式,而且这种形式必须由其自身论证出来,而决不能在任何方面从其他科学借用过来。_10费希特最初选择了“绝对自我”作为解释一般科学得以可能的第一原理和最终根据,使它的形式符合内容,而它的内容又符合形式。但后来由于其理论的困难,费希特经历了一个逐步将知识学的重心从单纯的绝对自我转向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的变化过程。
作者 张东辉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1,共7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建国以来西方哲学中国化的重要问题及其影响"(12&ZD1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德国古典法权哲学的逻辑历程"(10YJC720057)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1卷,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第424-426页.
  • 2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96,第674页.
  • 3康德 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71页.
  • 4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86,第37页.
  • 5Jacobi, "David Hume fiber den Glauben, oder Idealismus und Realismus, Ein Gesprach", in Jacobi Werke Band 2, 1. hrsg. yon Friedrich Roth und Friedrich Kfippen, Leipzig: Gerhard Fleischer, 1815, S. 310.
  • 6亨利希:《康德与黑格尔之间——德国观念论讲演录》,彭文本译,台北商周出版社,2006,第172页;第377页.
  • 7Reinhold, Beytrae zur Berichtigung bisheriger Missverst~ndnisse der Philosophen, Band 1. hrsg. von Faustino Fabbianelli, Jena: Johann Michael Mauke, 1790, S. 167.
  • 8张东辉.论费希特演绎法权概念的方法[J].哲学研究,2008(12):109-114. 被引量:4
  • 9G. W. G. Hegel, Hegel Werke 20: Jenaer Schrifien 1801 - 1807, hrsg. von R. E. Moldenhauer und K. M. Michel,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3, S. 77.
  • 10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谢地坤、程志民译,商务印书馆,2004,第54页;第17—42页;第24页;第31页;第33页;第32页;第37页;第23页;第40页;第45页.

二级参考文献9

  • 1费希特.1990年:《费希特著作选集》第1卷,梁志学主编,商务印书馆.
  • 2费希特.1994年:《费希特著作选集》第2卷,梁志学主编,商务印书馆.
  • 3谢地坤.2005年:《费希特》,载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第6卷,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4Fichte, J. G. , 2000, Foundations of Natural Rights, trans, by Michael Baur, edited by Frederick Neuhouser, New York.
  • 5Hegel, G. W. F. , 2006, Gesammelte Werke Bd. 10.1, hrsg. von Klaus Grotsch, Hamburg.
  • 6Kahlo, ,con M. et al. ( hrsg. ), 1992, Fichtes Lehre yore Rechtsverhaltnis. Die Deduktion der §§ 1 -4 der Grundlage des Naturrechts und ihre Stellung in der Rechtsphilosophie, Frankfurt am Main.
  • 7费希特 谢地坤 程志民译.《自然法权基础》[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2页.
  • 8.《爱因斯坦文集》[M].商务印书馆,1979年..
  • 9古雷加,沈真,侯鸿勋译.《德国古典哲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共引文献142

同被引文献16

  • 1X.雷昂,伯雅.费希特《伦理学体系》的意义和影响[J].世界哲学,1992(2):9-12. 被引量:2
  • 2宋祖良.国内外对黑格尔早期思想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7(2):8-11. 被引量:1
  • 3梁志学.略论先验逻辑到思辨逻辑的发展[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3-13. 被引量:3
  • 4.《费希特著作选集》[M].商务印书馆,1997年..
  • 5泰勒.《黑格尔》[M].译林出版社,2002年..
  • 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61-263页.
  • 7《康德著作全集》,2005年、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8考夫曼,1989年:《黑格尔--一种新解说》,张翼星译,郑志宁校,北京大学出版社.
  • 9亚里士多德,2010年:《尼各马可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0Duden Deutsches Universal W6rterbuch, 1989, Dudenverlag.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