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狱中纪实》与《大墙下的红玉兰》艺术风格的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狱中纪实》是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成的遗作,这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在黑暗的牢狱中与敌人战斗的实录。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这部小说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早涉足关于监狱、劳改农场的生活。两部作品,都是以监狱中的生活作为体裁,因此存在这共性。然而,两篇小说处于不同的时代,在书写这类共同的体裁的时候,艺术风格上存在着差异。
作者
玉旖旎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神州》
2013年第7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狱中纪实》
《大墙下的红玉兰》艺术风格
共性差异性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莉莉.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读方志敏烈士《狱中纪实》有感[J]
.前线,2011(8):60-61.
被引量:1
2
逄增玉.
三十年代左翼“牢狱文学”[J]
.粤海风,2007(5):67-73.
被引量:4
3
徐晓芳.
从文学作品看中国监狱文化的嬗变——以三部文学作品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7(9):35-3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贺卫方.
中国古代司法的三大传统及其对当代的影响[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3):1-3.
被引量:33
2
[丹麦]勃兰兑斯(G·Brandes) 著,成时.十九世纪波兰浪漫主义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共引文献
4
1
程光炜.
孙犁“复活”所牵涉的文学史问题——在吉林大学文学院的讲演[J]
.文艺争鸣,2008(7):48-57.
被引量:19
2
刘志美.
“牢狱文学”背后的黑暗控诉——以《被撞破了的脸孔》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比较为例[J]
.北方文学(中),2013(1):27-27.
3
玮玮.
时代背景造就的少年犯的悲剧命运[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9):62-62.
4
王雪峰.
宏观监狱学:价值、构成与挑战[J]
.中国监狱学刊,2014,29(6):16-21.
被引量:3
1
罗巧燕.
浅探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牢狱意象——以《红岩》和《大墙下的红玉兰》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29(2):9-10.
2
于晓雯.
呼唤人性的复归——《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与《大墙下的红玉兰》[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2):20-21.
3
吴小美,冯欣.
对历史回声的沉思、质疑和祭奠——评从维熙的《死亡游戏》兼及《大墙下的红玉兰》[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3(12):4-8.
被引量:1
4
刘志美.
“牢狱文学”背后的黑暗控诉——以《被撞破了的脸孔》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比较为例[J]
.北方文学(中),2013(1):27-27.
5
顾云燕,吴小飞.
三十年再解读《大墙下的红玉兰》[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152-154.
被引量:1
6
巴金顶住压力刊发《大墙下的红玉兰》[J]
.福建党史月刊,2015,0(5):64-64.
7
程永新,走走.
《收获》和他的作者们[J]
.上海文化,2009(6):118-127.
被引量:3
8
徐德明,王晓.
《死亡游戏》:为“复辟”被“颠覆”了的价值[J]
.小说评论,2000(2):57-61.
9
从维熙.
柳暗花明的往事——岁月拾荒之四[J]
.同舟共进,2006(4):43-45.
10
谢友纯.
《大墙下的红玉兰》改编漫评[J]
.电影新作,1980(1).
神州
201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