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理解为基础的德育方法论——哲学解释学对我国学校德育方法变革的启示初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德育的实效性普遍低下,主要是德育方法上存在着灌输式、功利化等问题,而德育方法的各种偏差又是由主客二分认识论和科学理性崇拜的价值趋向导致的。哲学解释学反对科学理性的统治和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强调“理解”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理解”道德律令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生命价值,产生德育的实效。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理念对处于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具有重要启示。
作者
农永光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暨国际儒学院
出处
《神州》
2013年第8期70-71,共2页
基金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上海师范大学“哲学”规划项目
关键词
解释学
德育方法
理解
改革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高保全.
对德育实效性的辩证和理性解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06(2):25-28.
被引量:13
2
邓友超,李小红.
哲学解释学教育学三题[J]
.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0):1-5.
被引量:11
3
关于当代道德教育问题的讨论[J]
.教育研究,1996,17(7):33-39.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李道仁.
德育的功能在于育德——评鲁洁教授的德育功能观[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34-36.
被引量:9
2
张曙光.
人的存在的历史性及其现代境遇(上)——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思想的重新解读[J]
.学术研究,2005(1):28-39.
被引量:14
3
[美]约翰·罗尔斯 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4
Pinar,W F. et al (eds.).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s Phenomenological and Deconstructed Text[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
5
Gallagher,S. Hermeneutics and Education [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6
Rorty,R.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7
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涂尔干著 胡伟译.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9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
谢香云.
论道德需要与道德内化[J]
.教育导刊(上半月),1999,0(Z2):37-3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58
1
郗波,王卫.
活动建构教学思想在德育中的应用[J]
.教育学术月刊,2007(10):62-64.
被引量:1
2
李得方.
我国传统道德对当代高校德育的现实价值[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9):96-98.
3
黄东桂.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透视[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96-99.
被引量:10
4
孙丹兵,叶昌友,姜光辉.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反思[J]
.昌吉学院学报,2006(1):70-73.
被引量:1
5
赵雪江.
班级授课制背景下道德教育的困境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3):22-25.
被引量:1
6
罗福华.
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的反思与对策[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1):77-79.
被引量:7
7
赵飞.
德育有效性弱化探因[J]
.当代教育科学,2006(16):12-13.
被引量:2
8
于林平.
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1):165-169.
被引量:32
9
齐继妍,常秀芹.
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研究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根本路向[J]
.中国科技信息,2007(6):176-177.
被引量:5
10
李泳梅.
论高校德育研究应重视科学主义勃兴的背景[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8):66-68.
同被引文献
1
1
张命华.
论哲学解释学视角下德育主体间的平等对话[J]
.教育探索,2014(10):119-12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张艳丽.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德育主体间的平等对话[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16):97-97.
1
赵淑芳.
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方法变革[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4):45-45.
2
张国清.
学校德育方法变革的思考与探索[J]
.小学德育,2006(10):36-37.
3
戴建艺.
对乒乓球教学方法的探讨[J]
.新校园(中旬刊),2012(6):28-28.
4
许光中.
网络时代的“灌输”教育[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4(1):88-90.
被引量:1
5
黄建水.
邓小平德育方法论的特色[J]
.思想教育研究,1999(4):10-12.
6
卢艳红,隋立华.
多元化社会生活中的德育方法变革刍议[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19(3):62-65.
被引量:2
7
夏豪杰,史降云.
陶行知德育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J]
.生活教育,2015,0(1):11-14.
8
吴月芹.
学习方法变革势在必行[J]
.江苏高教,2001(5):124-125.
9
周庆环,刘帆,王杉,陈红,姜可伟.
以教学模式改革促学习方法变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8):37-38.
被引量:7
10
吕红日.
欧美日近三十年教学方法变革的历程与启示[J]
.教师,2011(7):125-127.
神州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