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侵权损害赔偿中“以新换旧”问题研究——从“能否扣减”之争论到“有否获利”之考量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新换旧"为侵权损害赔偿中恢复原状之一种,受害人是否从中获得不当利益以及如何扣减乃学界争议之焦点。国外有基于不当得利之禁止而允许扣减相应利益之作法,亦有基于强迫得利之原理而不许扣减之判例;国内之争议则主要集中于损益相抵能否适用之问题。然欲认清该问题之本质,须从"能否扣减"的争论中跳出,将注意力集中到受害人"有否获利"上来。考量受害人是否获利,须根据具体案件,结合相关因素作出判断。
作者 康雷闪
出处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7-60,共4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德]UlrichMagnus.德国法中的损害赔偿[A].[德]U1richMagnus.侵权法的统一:损害与损害赔偿[C].谢鸿飞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68.
  • 2[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M].齐晓琨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96,301.
  • 3[荷]MarkH.Wissink,WillemH.vanBoom.荷兰法中的损害赔偿[A].[德]UlrichMagnus.侵权法的统一:损害与损害赔偿[C].谢鸿飞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29.
  • 4[美]Gray·Schwartz.美国法中的损害赔偿[A].[德]UlrichMag·nus.侵权法的统一:损害与损害赔偿[C].谢鸿飞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62.
  • 5杨立新.论损益相抵[J].中国法学,1994(3):73-80. 被引量:17
  • 6钟淑健.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范围及其援用[J].法学论坛,2010,25(3):125-130. 被引量:10
  • 7王泽鉴.财产上损害赔偿(三)--物之损害赔偿(上)[J].月旦法学杂志,2006(135).
  • 8赵刚.损益相抵论[J].清华法学,2009,3(6):87-102. 被引量:16
  • 9王千维.由民法第二百十三条第三项之修正看我国民法物之损害赔偿责任理念之变动[J].政大法学评论,2003(6).

二级参考文献14

共引文献76

同被引文献2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