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孱弱的抒情者——对“朦胧诗”抒情骨架与肌质的考察 被引量: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多多的《被埋葬的中国诗人(1972-1978)》一文的开场白,曾被研究者在探究"朦胧诗"起源问题时反复引用:"我所经历的一个时代的精英已被埋入历史,倒是一些孱弱者在今日飞上天空。"多多为20世纪70年代被埋葬的诗人招魂,以此扩充"朦胧诗"虽然泛化却疏漏重重的外延,将所谓"新诗潮"自《今天》向前推溯了近十年。(1)多多认为,食指、岳重、马佳、彭刚等人,他们诗中孱弱的抒情者,似乎比北岛诗中的文化英雄有更强的生命力;他没有进行更详细的文本求证,来撇清这些"孱弱者"在诗歌美学方面"以暴易暴"的嫌疑,只是力举这些"朦胧诗"版图上的无名者,以补遗珠之恨。
作者 傅元峰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8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制度史"研究成果 项目批准号:11&ZD11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5

  • 1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 2Виногралов В.В.О теории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речи[M],Москва,1971.
  • 3Бахтин М.М.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M],Москва,1986
  • 4Виногралов В.В.О языке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прозы[M],Москва,1980
  • 5Горшков А.И.Лекции по русской стилистике[M],Москва,2000

共引文献15

同被引文献106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