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教师社会良知的理想诉求——基于知识分子论的视角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教师是价值的传递者与创造者。社会良知是价值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基于知识分子论的视角研究教师的社会良知,理想中的教师应该是社会的批判者、阐释者、业余者、专家等多重身份统一。
作者 张杨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76,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2010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E02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A·H·马斯洛.人类价值新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 2张汝伦.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共谋关系[DB/OL].(2002-12-17)[2012-11-15]http://www.chind.org.cn/chinese/rchive/247917.htm.
  • 3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5.
  • 4周宪.知识分子如何想象自己的身份[C]//陶东风.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 5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5.
  • 6夏惠贤.论教师的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资料,2000,29(5):44-48. 被引量:105
  • 7胡金平.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18-22.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6

  • 1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56-62. 被引量:222
  • 2雅克·勒戈夫著 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北京:商务印书锫,1996.68.66.
  • 3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 4许纪霖.知识分子是否已经死亡?[A].陶东风.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c].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29,46.
  • 5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M].北京:三联书店,2001.86.
  • 6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社会学研究,2000,(5):30-39.

共引文献46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