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塑造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运用格雷马斯的"动素模型"理论分析"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六类人物的表征,以及人物塑造上的规律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作者 陆绍阳
出处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5-10,共6页 Journal of PLA Art Academ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史博公.一种题材 别样风采——中国“抗战题材”电影述评(1932-2005)[J].当代电影,2005(5):80-86. 被引量:13
  • 2《再现革命历史的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 3《历史,战争,电影美》一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87页.
  • 4《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9页.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页.
  • 6《记故事片编导演创作会议》,见《文艺报》,1955年第6期.

共引文献627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