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制备工艺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及药物成分分析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用醇沉法、渗漉法和超滤法生产的中药口服液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超滤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保留远远优于醇沉法和渗漉法。色谱 -质谱联用进行中药液的成分分析 。
作者
李十中
陈炜
李振花
机构地区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68-669,共2页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关键词
中药口服液
醇沉
渗漉
超滤
GC-MS
HPLC-MC
分类号
R283.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94
参考文献
5
1
简惠.
超滤新技术应用于中药口服液可行性实验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4,5(1):49-50.
被引量:15
2
毕建伟,张乃慧.
口服液制剂澄明度的研究近况[J]
.山东医药工业,1998,17(3):25-26.
被引量:5
3
韩桂茹,徐韧柳,冯丽,杨建红,陈太平,付永浮.
水提醇沉对中药各类有效成分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5):286-287.
被引量:50
4
简惠,牟洁.
超滤技术在海龙蛤蚧精中应用探讨[J]
.山东医药工业,1992,11(4):21-22.
被引量:7
5
董福英,程传格,刘建华,郭锐,江婷.
白果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J]
.分析测试学报,1999,18(5):72-73.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吴惠勤,程誌青,张桂英.
GC/MS法分析鳗鱼骨油的脂肪酸[J]
.分析测试学报,1995,14(5):28-30.
被引量:22
2
吴惠勤,分析测试通报,1995年,14卷,5期,28页
3
王映强,赖炳森,颜晓林,路萍,郑成贵,谭亚芳.
亚麻子油中脂肪酸组成分析[J]
.药物分析杂志,1998,18(3):176-180.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85
1
黄婵娟,肖婷,张杰.
澄清技术解决中药液体制剂澄清度应用进展[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7):72-73.
被引量:3
2
宋启煌,宋照斌,方岩雄,梁立.
中草药提取的新技术——超临界CO_2萃取[J]
.化学工程,2003,31(6):19-21.
被引量:2
3
肖坤福,廖晓峰,于容,梁华正.
PDH-600树脂对多穗柯总黄酮的吸附性能研究[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3,19(4):10-11.
被引量:5
4
魏莲,魏登邦.
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物质对大鼠组织脂肪酸的影响[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54-58.
被引量:2
5
杨小雷,张建春.
中药颗粒剂研究进展[J]
.首都医药,2005,12(12):36-37.
被引量:8
6
柴国墉,马仁川,于江波.
血府逐瘀口服液的膜分离澄清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3):53-57.
被引量:4
7
孙永定,文旭.
中成药质量控制问题[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8(2):21-25.
被引量:9
8
周斌,高文远,张铁军,陈海霞.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和前景[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13-1316.
被引量:15
9
王琴,温其标.
银杏种仁中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1):164-167.
被引量:35
10
孙静,王昌利,刘继平.
试论水溶性中成药颗粒剂制备工艺的评价标准[J]
.现代中医药,2006,26(2):59-6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8
1
范云鹏,李十中.
药用植物红花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红花黄素的提纯[J]
.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2(3):73-76.
被引量:4
2
董万法.
关于提高中成药口服液澄明度问题的探讨[J]
.山东医药工业,1993,12(1):35-36.
被引量:3
3
王亚卿,李杰妹,赵仁兴.
多种超滤膜和纳滤膜在土霉素提取中的性能比较[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1):45-47.
被引量:6
4
营爱玲,王建,王晓琳.
纳滤膜对氨基酸的分离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26(6):641-644.
被引量:7
5
韩桂茹,徐韧柳,冯丽,杨建红,陈太平,付永浮.
水提醇沉对中药各类有效成分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5):286-287.
被引量:50
6
中药注射剂研制指导原则(试行)(续前)[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2):756-757.
被引量:2
7
周家茂.
植物药微量元素与有机成分的协同效应[J]
.中医药信息,1993,10(5):23-24.
被引量:11
8
王姣,姜忠义,吴洪,王艳强.
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分离用膜[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3):165-170.
被引量:20
9
赵晓娟,闫勇,蔡跃明.
中草药领域中膜分离的应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5):64-65.
被引量:8
10
杨张渭,张善政,邓丽仪,陆晓峰,刘光全,楼褐乐.
人参精采用超滤工艺的中试研究[J]
.中成药,1994,16(1):4-6.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2
1
李淑莉,刘振丽,宋志前,付俊.
两种膜截留分子量超滤及醇沉对清热解毒口服液纯化效果的比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1):52-55.
被引量:1
2
沈兆军,刘铭传,潘春华.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生产工艺的研究[J]
.齐鲁药事,2005,24(8):485-486.
被引量:2
3
李淑莉,刘振丽,宋志前.
超滤膜截留分子量对双黄连口服液超滤效果的影响及与醇沉法的比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5):3-5.
被引量:11
4
李宏伟.
超滤设备及技术在中药粉针生产中的应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0):75-75.
被引量:14
5
程鹏,武超,华剑,师佩兰,刘雁,许善初.
超滤膜分离的技术原理及其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47-50.
被引量:25
6
熊先明,金萍,郑金红.
分离纯化新技术在中药提纯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4):110-111.
被引量:2
7
于风平,代秀梅.
超滤技术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和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13,24(31):2972-2974.
被引量:9
8
王文明.
连翘银花浸膏制备工艺研究[J]
.海峡药学,2014,26(2):17-19.
9
李十中,王淀佐,李晓岩.
中药研究与开发现代化探讨[J]
.中草药,2001,32(5):385-387.
被引量:18
10
葛长荣,韩剑众,高士争,田允波,黄启超,张铁英.
以天然植物有效成分为主体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工艺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17(1):51-55.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94
1
武红娜.
超滤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4):179-181.
2
陶胜军,王俊杰,金雄.
呼伦贝尔草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J]
.内蒙古草业,2004,16(3):7-9.
被引量:5
3
刘春平,赵淑肖,陈强,南国荣,王凤荣,四荣联,王刚生.
盐酸小檗碱抗5种皮肤癣菌实验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29-29.
被引量:23
4
刘喜纲,刘翠哲,韩桂艳.
中药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2):208-209.
被引量:17
5
杨建华,胡恩萍,郭灵虹,李晖.
中药XRD二阶导数指纹图谱的研究(英文)[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3):390-393.
被引量:4
6
曾晖,张江.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发展方向浅论[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6(5):76-77.
7
穆仪冰,杨华,胡随瑜,易振佳.
加味酸枣仁汤不同剂型中菝葜皂甙元含量测定[J]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6):646-648.
被引量:2
8
张跃珍,林军.
超滤技术在中药液体制剂中的应用[J]
.中国药房,2007,18(9):704-706.
被引量:12
9
曹振辉,葛长荣,黄启超,张曦,田允波,周振桓,贾俊静.
冷却肉生产的最佳杂交组合筛选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2(6):839-842.
10
曹振辉,葛长荣,黄启超,高士争,田允波,周振桓,贾俊静.
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对杂交组合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2(6):851-856.
被引量:2
1
张幸福,张炜,才毛,杨凤梅,范莹莹.
五苓系列制剂中肉桂与桂枝的TLC和GC-MS分析[J]
.世界中医药,2014,9(5):640-641.
被引量:1
2
蔡锡潮,龚又明,邓广海,陈文珠.
石菖蒲水煎液及浓缩液的药物成分分析[J]
.四川中医,2015,33(6):53-55.
被引量:2
3
周于禄,曾嵘,裴奇,刘世坤.
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3):164-167.
被引量:4
4
王立新,党小伍,李全,卿茂盛.
健骨二仙胶药物成分分析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06,34(3):29-30.
5
冼寒梅,周蓉,刘雯,覃洁萍.
白子菜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油的含量测定及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858-859.
被引量:17
6
高慧,夏天,乔明琦,张惠云,马月香.
神经甾体及神经递质与肝气逆证和肝气郁证经前期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11):1503-1507.
被引量:10
7
张晶,杨海龙,臧恒昌.
色谱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
.食品与药品,2013,15(2):142-145.
被引量:3
8
李兆健.
中药三七药理作用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9(1):65-69.
被引量:11
9
姚渭溪,胡蓉.
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薄荷中有效成份[J]
.分析化学,1995,23(12):1432-1435.
被引量:13
10
邱新建,罗杰坤,唐涛,王哲,张春虎,赵琳琳,崔曼,江菊,齐明皓.
《神农本草经》五行类比思维浅析——胡随瑜教授《神农本草经》讲记(五)[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3):36-37.
中草药
200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