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课程为学生注入成长的基因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古德莱德将"课程"划分为五种不同层次的形态:理想的课程(教育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领悟或理解的课程(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的课程)。"课程层次"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过程。
作者
王欢
机构地区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
出处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第3期20-21,共2页
Beijing Education
关键词
课程理论
学生
基因
成长
和谐
教育研究机构
教育行政部门
课程专家
分类号
G62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李朝阳.
五个层次:古德拉德的课程概念分析[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1):48-50.
被引量:6
2
邱枫蓝.
课程意识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和推动[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8):83-86.
被引量:1
3
肖川.
理解“教育”的关键词(2)[J]
.青年教师,2015(2X):15-16.
4
穆肃.
基于课程论观点的远程教育课程界定及其特点[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23(5):28-33.
被引量:4
5
陈丽华.
教师即课程:蕴涵与形式[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10(14):37-40.
6
刘莎.
“合”与“和”的灵性反刍——新课改视野下课程文化意蕴探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0):35-38.
7
包静娟.
教学设计贵在“三问”——以“替换的策略”一课的教学为例[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1(11):9-12.
被引量:1
8
郭文龙,马丽君.
课程与教学关系新论——由古德莱德课程观引发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16(3):15-20.
被引量:13
9
张健.
刍议“泰勒原理”与我国新课程改革[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1(7):8-9.
10
李忠义.
物理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思考[J]
.学周刊(下旬),2011(1):147-147.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