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史话语表述中的萧红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学史是以符合叙史者价值评判标准的视角、观点和方法所建构的权威话语书写。萧红的文学史评述在海内外两条序列中呈现出不同的样态,这揭示的不仅是研究对象的问题,更是研究者依据何种标准或理论来阐释、定义作家和文本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任何一位作家的评价都是相对的、历史的,对萧红文学史价值的研究应集中于萧红在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包括她作品的人文精神蕴涵、艺术感染力、所具有的显在与潜在的阐释空间等。
作者 刘巍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文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Theory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鲁迅.生死场·序言[A].萧红.生死场[M].上海:荣光书局,1935.
  • 2胡风.生死场·后记[A].胡风评论集: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 3[法]福柯,许宝强,袁伟选编.话语的秩序[A].语言与翻译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 4茅盾.呼兰河传·序.呼兰河传[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
  • 5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6顾彬,张穗子.略谈波恩学派[J].读书,2006(12):114-120. 被引量:12
  • 7葛浩文.萧红评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
  • 8刘禾.跨文化研究的语言问题[A].宋伟杰译.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13,208-222.
  • 9Theodore H White.In Search of History:A personal Adventure[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8.
  • 10聂绀弩.萧红选集·序[A].萧红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共引文献80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