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经管类课程大学生逃课的韦纳归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是社会舆论备受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当前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出发,以经管类课程为例,基于韦纳归因的一般模型,从学生、老师、教学管理等方面综合分析学生逃课的原因,以期能得到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
作者
姚姝宇
丁珊珊
李海强
机构地区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神州》
2013年第11期35-35,37,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逃课
韦纳归因
一般模型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张二庆.
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9):94-97.
被引量:31
2
陈颖刚.
运用韦纳归因理论提升我校篮球队运动训练水平的研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96-99.
被引量:5
3
高宏亮,傅明冲.
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
.中国林业教育,2008,26(1):46-50.
被引量:25
4
孔国忠.
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倾向及其效应的研究[J]
.阴山学刊,2002,15(1):92-95.
被引量:16
5
乔颖,李涛,田杨.
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与对策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6(3):78-80.
被引量:43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王勤,周国文.
从“读书无用论”到“读书赚钱论”──论校园文化中理想主义的缺失[J]
.中国青年研究,2001(4):47-50.
被引量:16
2
洪建设,郑楚如.
大学生逃课在现行教育体制层面上的几点思考[J]
.青年探索,2001(1):46-47.
被引量:3
3
黄彬.
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矫治[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5):112-117.
被引量:25
4
田正学,王小兵,王羚又,李英平,徐彦,唐樵,张艳,周仲渝,李丽杰,高薇.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
.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3):1-7.
被引量:21
5
邵海燕.
关于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3):111-114.
被引量:18
6
周琦.
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01(3):16-17.
被引量:122
7
毛宗良.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分析[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52-153.
被引量:44
8
乔颖,李涛,田杨.
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与对策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6(3):78-80.
被引量:43
9
[美]Frederick J.Stephenson.非常教师—优质教学的精髓[M].周渝毅,李云,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0
纪秋发.
北京市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J]
.青年研究,2000(2):18-24.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105
1
万永坤,章新.
对玉溪师范学院化学双语教学的回顾和反思[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2):35-38.
被引量:4
2
Bottom Up与Top Down[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3
康有金,李润伟,柯可.
武汉高校大学生逃课现状的调查报告[J]
.文学教育(中),2010(1):60-61.
被引量:7
4
张二庆.
关于大学生逃课原因的综合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5):107-108.
被引量:2
5
王兆洋,郭贵川,邬津,王月.
提高大学生课堂出勤率的思考[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24(S1):131-132.
被引量:10
6
章柏成,刘迎.
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
.广西社会科学,2004(8):180-183.
被引量:26
7
林丹薇,汪发元.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教育探索,2012(7):97-98.
被引量:2
8
李卫英,张霜.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的影响[J]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5-58.
被引量:5
9
邓春梅.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问题现状及建议[J]
.理论界,2006(12):148-149.
被引量:1
10
刘晓培,欧潮海.
大学生逃课现象剖析与对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08-109.
被引量:1
1
赵玉娜.
从归因角度浅析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对策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19-220.
被引量:5
2
赵美田.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经管类课程教学的结合[J]
.职业时空,2007,3(02S):30-30.
3
杨波.
关于高等院校经管类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4):96-99.
被引量:8
4
王永春.
关于地方性本科院校经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9):126-128.
被引量:1
5
王黎萤,刘洋.
论体验式教学在高校经管类课程中的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8):264-265.
被引量:9
6
王晓蓉,廖志江.
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效果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5):173-175.
被引量:1
7
高志刚.
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双语教学浅析[J]
.魅力中国,2011(18):23-23.
8
李泓波,刘龙龙.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经管类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6(3):24-24.
被引量:1
9
肖志玲.
韦纳动机归因理论与教学改革[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97-100.
被引量:3
10
郑小霞,闵小娇.
关于初二学生英语学习归因倾向的调查——以南昌市江南学校为例[J]
.知识窗(教师版),2014(24):30-31.
神州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