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下水与绿洲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勤绿洲早已成为“水质矿化、植被退化、土壤荒化、生态恶化”的“四化县”。作者认为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长期超采而造成的。通过多年的研究为民勤绿洲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措施本文提出的措施不仅适用于民勤绿洲 。
作者
施炯林
机构地区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系
出处
《地下水》
2000年第1期25-29,4,共6页
Ground water
关键词
地下水
绿洲
荒漠化
超采
节水农业
灌溉
分类号
P64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S2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145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13
参考文献
6
1
陈荷生.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系统开发对植被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1,5(1):57-65.
被引量:17
2
柯夫达(苏).生物圈变化的总趋势[J].干旱区研究,1987,1(4):68-72.
3
施炯林.
论民勤绿洲的发展战略[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1,5(4):70-75.
被引量:4
4
汪久文.
论绿洲、绿洲化过程与绿洲建设[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9(3):1-12.
被引量:43
5
袁生绿.民勤沙漠绿洲地下水生态开采量的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87,(2):18-22.
6
袁生禄.
论干旱荒漠区农田水利向绿洲水利发展[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1,5(2):18-2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李继宗,袁闯.
论当代科学的生态学化[J]
.学术月刊,1988,20(7):45-51.
被引量:22
2
刘立诚.
新疆土地资源特点及其合理利用措施[J]
.自然资源,1989(6):35-41.
被引量:2
3
袁生禄.民勤沙漠绿洲地下水生态开采量的初步研究——干旱荒漠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新模型[J]水土保持学报,1987(02).
4
柯夫达,卢利坤.生物圈变化的总势趋[J]干旱区研究,1987(01).
5
陈荷生.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引起环境变化的识别[J]中国沙漠,1987(02).
6
孙万忠,周兴佳.塔里木河中下游两岸生态的变化及改善措施[J]新疆地理,1983(03).
7
祝廷成,祖元刚,董厚德.生态平衡失调的基本标志和建立新的生态平衡的探讨[J]生态学杂志,1982(02).
8
袁生禄.民勤沙漠绿洲地下水生态开采量的初步研究——干旱荒漠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新模型[J]水土保持学报,1987(02).
9
柯夫达,卢利坤.生物圈变化的总势趋[J]干旱区研究,1987(01).
10
王如松,马世骏.边缘效应及其在经济生态学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1985(02).
共引文献
67
1
董智,郝玉光,凌霞,丁国栋,王越峰.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生态功能区划分及其建设策略[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z1):18-23.
被引量:7
2
宋冬梅,肖笃宁,马明国,王建华.
民勤湖区地下水资源时空变化对灌区景观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815-1820.
被引量:19
3
刘新平,韩桐魁.
新疆绿洲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22-28.
被引量:22
4
周维博,李佩成.
井渠结合灌区节水灌溉的有效途径[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473-475.
被引量:7
5
杜巧玲,许学工,李海涛,彭慧芳.
黑河中下游绿洲生态安全变化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273-281.
被引量:9
6
樊自立.
荒漠中的“绿洲”[J]
.生物学通报,2005,40(4):6-9.
被引量:3
7
魏守忠,孙宝林,惠晓玲,马健,杨瑾.
对三工河流域山前地下水库开发利用的初步认识[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32(4):78-80.
被引量:5
8
邓建明,王根轩.
中国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措施[J]
.科技导报,2005,23(7):51-55.
被引量:13
9
周劲松.
高台绿洲边界变化及其生态系统分析[J]
.干旱区研究,1995,12(3):48-53.
被引量:1
10
罗斯琼,陈世强,吕世华.
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绿洲边界层特征的敏感性试验[J]
.高原气象,2005,24(4):471-477.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45
1
张凯,韩永翔,司建华,韩海涛.
民勤绿洲生态需水与生态恢复对策[J]
.生态学杂志,2006,25(7):813-817.
被引量:29
2
王小玲,羊世玲,王启优.
甘肃省河西走廊水质现状分析[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6,23(4):18-26.
被引量:4
3
张天曾.
中国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J]
.资源科学,1981,11(1):62-70.
被引量:24
4
朱震达,刘恕.
中国沙漠化土地的特征及其防治的途径[J]
.资源科学,1980,10(3):25-37.
被引量:8
5
李文婷.
青海省建设大型风电场的可行性分析[J]
.青海科技,2004,11(2):27-28.
被引量:4
6
秦蓓蕾,丁晶,王文圣.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调水区的影响浅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15(2):36-39.
被引量:9
7
王启优.
甘肃省河西走廊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探讨[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4,40(3):202-203.
被引量:4
8
郭铌,梁芸,王小平.
黑河调水对下游生态环境恢复效果的卫星遥感监测分析[J]
.中国沙漠,2004,24(6):740-744.
被引量:38
9
王根轩,赵松岭.
半干旱生态条件下植物个体的综合生态效应的空间距离分布规律[J]
.生态学报,1993,13(1):58-66.
被引量:20
10
顾峰雪,张远东,潘晓玲,初雨,师庆东.
水盐动态与土地利用变化相互作用的分析[J]
.地理学报,2003,58(6):845-853.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12
1
肖鲁湘,罗格平,陈曦,许文强.
干旱区冲洪积扇-冲积平原绿洲浅层地下水质时空变化初步分析——以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05,28(2):225-228.
被引量:4
2
邓建明,王根轩.
中国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措施[J]
.科技导报,2005,23(7):51-55.
被引量:13
3
汪杰,王耀琳,李昌龙,常兆丰.
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与节水途径[J]
.中国沙漠,2006,26(1):103-107.
被引量:34
4
兰维娟,王俊,毛鹏军.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
.农机化研究,2007,29(10):5-8.
被引量:4
5
韩凤君,张波.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分析[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7(6):80-83.
被引量:5
6
矫树春,颉耀文.
近40年来民勤绿洲空间变化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S2):92-96.
被引量:19
7
岳东霞,巩杰,熊友才,宋雅杰.
民勤县生态承载力动态趋势与驱动力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6):37-44.
被引量:10
8
林迎德.
民勤盆地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改善措施[J]
.甘肃地质,2010,19(1):58-60.
被引量:5
9
施坰林,王长荣,王博欣.
论张掖绿洲的发展战略[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1(6):1-3.
被引量:3
10
陈冰照.
浅析我省地下水环境监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12):224-225.
二级引证文献
113
1
米文宝,余晓霞.
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法研究——以宁夏为例[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391-396.
被引量:8
2
李粉玲,颉耀文.
甘肃省民勤县人口空间分布初步研究[J]
.西北人口,2005,26(3):59-61.
被引量:9
3
祁永安,李吉均,张建明,牛叔文,徐昔保.
石羊河流域生态功能区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4):29-33.
被引量:14
4
蔺银鼎,韩学孟,武小刚,郝兴宇,王娟,梁锋,梁娟,王志红.
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对绿地生态场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10):3339-3346.
被引量:77
5
李佳,吴军年,杜哲.
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以民勤地区为例[J]
.中国沙漠,2007,27(1):117-122.
被引量:33
6
金晓媚,万力,张幼宽,薛忠歧,殷瑛.
银川平原植被生长与地下水关系研究[J]
.地学前缘,2007,14(3):197-203.
被引量:41
7
鲍超,方创琳.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城市化进程的定量辨识——以甘肃省武威、张掖市为例[J]
.中国沙漠,2007,27(4):704-710.
被引量:40
8
刘丙华,靳文明.
西北地区农业生态模式述评[J]
.农技服务,2007,24(5):65-69.
被引量:1
9
王积全,李维德.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干旱区农业旱灾风险分析——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J]
.中国沙漠,2007,27(5):826-830.
被引量:57
10
白生才,张龙生.
民勤县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2007,32(3):39-41.
被引量:4
1
山地开发与利用[J]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8,0(2):33-33.
2
本刊记者.
美国的节水农业及其启示[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6):59-60.
被引量:3
3
安晓峰.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实现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J]
.华北国土资源,2007(1):31-32.
4
盖艾鸿,李纯斌,杨昌裕.
基于GIS的节水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初探[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4,19(5):392-395.
被引量:3
5
冯康存,贾汝锟,王积功.
浅析白银市干旱特点及抗旱措施[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0,36(3):151-153.
6
YANG Yonghui.
Advances in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and its Future Strategies in North China Plain[J]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2,26(1):54-58.
7
朱阳生,陈乾.
利用AVHRR资料预报祁连山区西营河及杂木河融雪径流[J]
.干旱气象,1991,10(1):17-18.
8
凤山.
淡化海水 造福人类[J]
.知识就是力量,2010(8):60-60.
9
马长炯,马宁,史世斌.
内蒙古后套绿洲水资源合理利用[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9(3):113-121.
被引量:6
10
车德宜,肖开锋,刘如春,刘文祥.
20世纪70年代:实现四化 当年的愿望成为现实[J]
.国土资源,2015(10):7-8.
地下水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