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社区民族关系比较研究——以甘青宁三省区的四个社区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城市化的推进影响着民族关系的变化,本研究从社区入手以量化的手段解析这个影响。先建构连续统模型和相关假设,再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比较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民族关系的差异,验证模型和假设,得出结论:总体上看,城市社区中的民族关系不如农村社区中的民族关系好。
作者
刘庸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2期130-136,共7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民族关系演化研究"(06CMZ002)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社区
农村社区
民族关系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1
韩言.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问题[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5(1):26-26.
被引量:4
2
朱绍华.
城市化进程中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对策论[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102-106.
被引量:12
3
郑信哲,周竞红.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4):52-59.
被引量:50
4
卢守亭.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5):9-15.
被引量:10
5
张时空.
城市化对民族发展及民族关系的影响[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3):95-99.
被引量:5
6
魏冰.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趋势与对策[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6):23-2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段成荣.
关于当前人口流动和人口流动研究的几个问题[J]
.人口研究,1999,23(2):48-54.
被引量:16
2
杨荆楚.
论改革开放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J]
.云南社会科学,1993(1):40-47.
被引量:9
3
郑信哲.
略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其影响[J]
.满族研究,2001(1):3-12.
被引量:51
4
杨建平.
我国城市民族状况及发展趋势[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25-27.
被引量:4
5
赵新国.
略论城市民族关系问题[J]
.满族研究,2005(2):24-28.
被引量:5
6
陈乐齐.
我国城市民族关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5):18-24.
被引量:28
7
朱绍华.
城市化进程中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对策论[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102-106.
被引量:12
8
唐志君.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民族关系问题新论[J]
.学术论坛,2007,30(2):67-71.
被引量:5
9
王有星.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若干思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
10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76
1
杨菊华,吴海平,卢逢佳.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最新特征与变动趋势——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西北民族研究,2022(6):106-127.
被引量:20
2
张莉曼.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改善策略[J]
.中国民族学,2018(1):71-77.
3
陈纪.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的文献述评[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4):47-51.
被引量:2
4
李谢莉.
当前我国民族团结舆论环境的理性分析[J]
.民族学刊,2010,1(2):140-145.
被引量:2
5
喇明清,陶斯文,马林英.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初探——以成都市社区民族工作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54-58.
被引量:8
6
凌锐.
试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46-48.
被引量:23
7
刘超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民族研究综述[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49-52.
被引量:4
8
冯敏.
成都市藏族经商流动人口对多元文化城市的贡献——对“民族用品一条街”的调查与思考[J]
.西藏研究,2005(2):103-114.
被引量:13
9
王希恩.
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流迁及应对原则[J]
.民族研究,2005(3):14-23.
被引量:27
10
闫丽娟.
民族工作的社区化:城市化进程中协调民族关系的一种视角[J]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1):122-127.
被引量:24
同被引文献
18
1
孙立平.
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J]
.青年研究,1985(4):15-19.
被引量:5
2
李东山.
人的现代化测量探索[J]
.天府新论,2004(5):85-90.
被引量:2
3
李静.
民族交往心理构成要素的心理学分析[J]
.民族研究,2007(6):22-32.
被引量:52
4
马戎.
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J]
.社会,2008,28(1):1-23.
被引量:22
5
马戎.
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影响[J]
.中国人口科学,2009(6):2-13.
被引量:65
6
李静,刘继杰.
影响新疆族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分析[J]
.新疆社会科学,2012(5):55-62.
被引量:19
7
马忠才,赫剑梅.
族际职业地位分层及其决定因素——西部地区回族与汉族的比较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14(2):116-125.
被引量:15
8
郝亚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0(3):9-13.
被引量:130
9
李黎明,李晓光.
族群、社会资本与收入差距——对西北族群和西部汉族的比较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5):161-171.
被引量:11
10
王庚.
校园科层下大学生交往模式的跨族群比较[J]
.青年研究,2018(1):66-7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郭小弦,李晓光.
族际交往中的“石榴籽效应”——个体特征、网络结构与社会效应[J]
.民族研究,2022(2):1-20.
被引量:14
2
郭小弦,李晓光.
族际交往中的“石榴籽效应”——个体特征、网络结构与社会效应[J]
.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2(8):62-77.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王丹丹.
清代的满文教育与东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4(1):122-128.
被引量:1
2
陈纪,曾泓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视角[J]
.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6(6):57-66.
被引量:3
3
白艳丽.
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45-51.
被引量:6
4
张楠.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述评[J]
.理论视野,2022(12):86-92.
5
任天浩,朱晓曦.
西部民族地区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国家认同感的积极影响——基于宁夏三县(区)民族村的调查[J]
.民族学刊,2022,13(9):55-64.
被引量:2
6
晏月平,李昀东.
族际交往与贫困脆弱性——基于中国边疆地区民族社会发展调查(CBSS)数据的分析[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3):74-83.
被引量:4
7
申光明,李向平.
中国本位:家国秩序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30-37.
被引量:1
8
吴本健,罗玲.
数字经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5):54-64.
被引量:2
9
董翀,邹海霞.
少数民族的国家通用语态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J]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2023,35(3):53-61.
10
李晓光,程诚,王奕轩.
百年社会变迁中满族的教育获得——基于对1910-1980年出生世代的历史考察[J]
.社会学评论,2023,11(6):167-186.
1
汪国华.
流动人口城市生存状态的流变:从游离到稳固[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44-47.
被引量:2
2
高隆昌.
开发人类智慧的潜力[J]
.中国社会科学,1993(1):108-109.
3
罗意.
“游牧——定居”连续统:一种游牧社会变迁的人类学研究范式[J]
.青海民族研究,2014,25(1):37-41.
被引量:17
4
杨社平,郭亮,龚永辉.
民族与族群及其相关概念的分形解释[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3):21-26.
被引量:2
5
戴洁.
论社会学中的一般性理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4):75-79.
6
杨飞.
“利他行为”新解[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3):83-86.
被引量:7
7
吴长剑.
我国应急决策脆弱性的治理:优化决策“连续统”[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4(3):25-31.
被引量:1
8
王新强.
人类学中主客二元关系的演变[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3):118-119.
9
赵焕焕,菅利荣,刘勇.
区间粗糙数多属性决策方法[J]
.运筹与管理,2016,25(2):78-82.
被引量:11
10
陆自荣,赵亚兰.
社会融合连续统及对农民工城市融合测度的意义[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88-96.
被引量:3
青海社会科学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