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公共空间视角看清代北京的茶馆文化及其近代转变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公共空间既是城市的组成要素,又是市民感知城市的媒介,城市文化与大众文化依托公共空间而体现。茶馆作为清代北京城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在功能、类型和空间分布上都有明显的特征,在传统社会与市民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清末以降,社会的剧烈变革直接反映于北京城茶馆文化的变迁:除传统茶馆的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发生改变以外,还有部分茶馆积极投入到新式启蒙教育当中,在店内进行讲报、宣讲活动并上演爱国剧目等,为开启民智和改良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民国时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北京城中出现了一些新形式的茶馆,作为公共空间改造重点的公园、电影院等也逐渐成为了新的休闲时尚,传统茶馆则走向了衰落。
作者 鲍宁 贾长宝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116,共7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9

  • 1新华网,财经报道.《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增长9.9%》,2006年1月25日.
  • 2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年和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3中华合作时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中国茶馆30年发展白皮书》21页,2009年8月,北京.
  • 4中华合作时报,中国茶升流通协会发布.《中国茶馆30年发展白皮书》19页,2009年8月,北京.
  • 5尹纪周.《麻将,茶馆极不和谐的音符》,《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2005年12月8日.
  • 6新华网,财经综合报道.《中国公布GDP历史数据修订结果:2004年增长10.1%》,2006年1月9日.
  • 7斯当东 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 8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A].茶馆的舞台艺术[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183
  • 9不禁讲茶戏语[N].申报.1872—135—14.
  • 10陈育丞.大茶馆[A].北京往事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13—14.

共引文献40

同被引文献23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