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苏工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的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高等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的研究以这个大环境为背景,结合苏工院的自身特色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其今后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前景和发展。
作者
范莉萍
机构地区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内江科技》
2013年第4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交流
合作环境
分类号
G717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黄福涛.
“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93-98.
被引量:108
2
李文山.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动因及趋势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1-64.
被引量:25
3
李学伟.对高校外事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思考[J].探索,2008.
4
闫树涛,郭伟.
地方大学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9):9-10.
被引量:13
5
黄华.
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战略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2):45-48.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孙健,王沛民.
基于资源观的大学发展战略初探——以印度理工学院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74-78.
被引量:6
2
李宝富.
地方重点大学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05(7):146-146.
被引量:2
3
张乐平,周卉.
略论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的资源能力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6):22-24.
被引量:2
4
菲利普.G.阿特巴赫,简.莱特,别敦荣,杨华伟,陈艺波.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景展望:动因与现实[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12-21.
被引量:70
5
何龙群.
地方高校国际化新探[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169-174.
被引量:7
6
[1]赫平,程建芳主编.《创新与挑战--世界名校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
世界银行报告.构建知识社会-第三级教育面临的新挑战[M].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8
江渊一公.大学国际化的研究(日文版)[M].日本:玉川大学出版社,1997.
9
阿部美哉.国际化与全球化(日文版)[J].高等教育研究纪要,2000,(18).
10
Grant McBumie & Christopher Ziguras. The Regulation of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Southeast Asia; Case Studies of Hong Kong.Malaysia and Australia[J]. Higher Education, 2001, 42: 85- 105.
共引文献
158
1
齐小鹍,郑佳.
文化使命、教育理念与战略抉择——关于“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0(5):4-10.
被引量:1
2
周丽新,王艳,刘平.
欧洲文化与欧洲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23(6):116-118.
被引量:2
3
高静,张先庚,杨翔宇,吴晨曦,梁小利.
我国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3):8-9.
被引量:5
4
封贵敏.
试析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改革与实践[J]
.大家,2012(17):224-225.
被引量:1
5
郭秀红.
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背景[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6(6):85-87.
被引量:1
6
李克勇.
论大学国际化的内涵及实现策略[J]
.大学(研究),2007(10):40-42.
被引量:6
7
王刚,徐立清.
论大学的国际化:理念与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04(7):39-41.
被引量:17
8
李怀宇.
云南—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考[J]
.东南亚纵横,2004(8):17-21.
被引量:16
9
杨如安.
欧洲高等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2004,24(2):4-5.
10
杨会良,王悦欣.
二战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演进与发展[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2):61-64.
被引量:3
1
沈功田.
中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进展及国际交流与合作[J]
.无损检测,2008(B12):86-88.
被引量:2
2
董绍华.
发挥协会中介作用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深入开展[J]
.粉煤灰,1995,7(6):3-6.
3
张从.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学校环境专业[J]
.中国考试(下半月),2000(9):50-51.
4
第32届国际矿山安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0):14-14.
5
董刚.
2006国际安全生产培训研讨会召开[J]
.石油教育,2006(5):97-97.
6
柴发合.
解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J]
.大众标准化,2012(10):12-15.
被引量:3
7
姬振海,祝晓光.
"清华-耶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培训感想[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15-20.
8
刘敏.
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实施环境教育——指导“中瑞合作环境小硕士”项目小结[J]
.环境,2010(S2):45-46.
9
赵丽君,王晶,程立峰.
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哲学思考[J]
.环境科学与管理,1999,29(4):9-12.
被引量:1
10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章程[J]
.粉煤灰,1995,7(6):7-10.
内江科技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