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包容性发展:高校学生工作的必然要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高校学生工作包容性发展的定义与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高校资源分配的规律,认为高校弱势群体是学生工作包容性发展所应重点关注的对象,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的包容性发展进程。
作者
王霄虹
苗阳
吴剑
机构地区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出处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3年第3期73-75,共3页
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基金
2012年度浙江工业大学校基金
课题编号:20120144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学生工作
高校弱势群体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R],2010.
2
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R],2002.
3
国家财政部;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R],2007.
4
国家财政部;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R],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R],2006.
6
楼慧心.
马太效应与大科技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7):69-72.
被引量:16
7
残疾人促进就业网.2005-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残疾考生情况.
8
何祥林.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H}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9
孙小锋.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问题研究[M]{H}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10-11.
10
吴柏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H}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7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黄朝宾.
大学生弱势群体探析[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23(1):71-74.
被引量:14
3
马维娜.
试析教育中的弱势群体[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2):12-15.
被引量:11
4
柳忠友,吴俊.
高校“弱势学生群体”与思想政治工作[J]
.探索,2003(1):86-88.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24
1
谭立刚,彭炳忠,周文燕.
湖南顶级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8):91-92.
被引量:2
2
高晓佳,邵慰.
高校科技发展策略探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322-324.
被引量:1
3
周太军,吕菊芳.
高等教育中的马太效应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2):11-12.
被引量:8
4
严丽.
科技文献运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J]
.情报杂志,2007,26(3):77-79.
被引量:10
5
何纯正.
高等学校应着力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120-123.
被引量:9
6
徐飞,韩丽峰.
科研新手获得学术认可的障碍分析及其影响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7,25(5):842-847.
被引量:3
7
罗祎敏.
浅议高校科技发展策略[J]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408-409.
被引量:1
8
薛建航,杨军,林伟.
大学生高消费的负效应[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5):492-494.
被引量:2
9
宋嵘嵘.
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的“马太效应”[J]
.教育与职业,2008(35):54-55.
被引量:3
10
普布次仁,扎桑.
关爱大学生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112-115.
1
吴韵洁.
包容性发展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11(24):74-75.
2
李本亮,黄娜.
包容性发展对当代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启示[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1):106-107.
3
杨永欣.
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现状及对策[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3(1):37-38.
被引量:36
4
邹玉龙.
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心理探析[J]
.科技信息,2009(8):44-44.
5
许敏,刘巧玲,杨春艳,陈银.
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探讨[J]
.文教资料,2010(17):221-222.
被引量:2
6
张林英.
贯彻“三贴近”以构建和谐校园[J]
.教育与职业,2008(5):140-141.
被引量:2
7
张宝军.
试析高校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12-13.
8
林妹.
浅谈高校弱势群体的成因以及对策[J]
.科教导刊,2012(28):215-215.
被引量:1
9
王敏琦.
试论高校学生中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
.高教学刊,2016,2(22):216-217.
被引量:1
10
吕祥.
对高校“弱势群体”转强工作的再认识[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1):93-94.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