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内外采矿工程专业教育对比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提高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采矿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主要从采矿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及方式等方面对国内外采矿专业教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内采矿教育优缺点,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采矿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
张雯
郭进平
李俊平
程平
机构地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冶金教育》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China Metallurgical Education
基金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11BZ25)
关键词
采矿工程教育
发展现状
对比
优缺点
分类号
TD80-4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01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2
1
A.E.霍尔,杨培章.
美、英和南部非洲国家采矿工程师的培养(一)[J]
.国外金属矿山,1993(11):2-8.
被引量:1
2
弓小平,木合塔尔·扎日,黄滚,戴兴国,石忠民.
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J]
.高等理科教育,2010(3):58-63.
被引量:30
3
古德生,周科平.
现代金属矿业的发展主题[J]
.金属矿山,2012,41(7):1-8.
被引量:89
4
何廷峻,汪佑武.
高校矿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103-105.
被引量:20
5
古德生,吴超.
采矿与岩土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模式实践[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3):102-104.
被引量:26
6
曹树刚.
论我国采矿工程本科教育及其改革[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1):82-83.
被引量:19
7
K.博德,芮钟英.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采矿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J]
.国外金属矿山,1991(6):9-13.
被引量:1
8
TS戈洛辛斯基,谭黎明,张德岭.
澳大利亚矿业教育展望[J]
.国外金属矿山,2000,25(5):49-54.
被引量:1
9
秦忠诚,蒋国安.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J]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1):116-118.
被引量:18
10
过江,古德生,吴超.
采矿学科的创新机制与创新教育探索[J]
.中国冶金教育,2007,12(3):3-5.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郭文兵,周英,王永建.
采矿专业人才培养中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97-99.
被引量:10
2
马文顶,许家林,邹喜正.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6):58-60.
被引量:15
3
刘敦文,沈志男.
创新教育与高校课程设计教学创新[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6):23-24.
被引量:5
4
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0):60-62.
被引量:162
5
何廷峻,汪佑武.
高校矿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103-105.
被引量:20
6
赵跃民,范中启,高井祥.
发挥办学优势 培养煤炭工业应用型本科人才——中国矿业大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5):6-9.
被引量:9
7
罗承选.
构建“大采矿”学科体系 培养优秀能源科技人才[J]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6):1-3.
被引量:11
8
范跃进.
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6(9):24-26.
被引量:76
9
过江,古德生,罗周全.
区域智能化采矿构想初探[J]
.采矿技术,2006,6(3):147-150.
被引量:15
10
徐理勤,顾建民.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
.高教探索,2007(2):57-60.
被引量:290
共引文献
201
1
勒治华,于庆磊,杨天鸿,曹永胜,郑浩田,邓文学.
侧限条件下充填散体压缩承载和传力特性[J]
.岩土力学,2022,43(S02):362-372.
被引量:2
2
崔超,谢贤平.
深部开采中区域可控循环风与恒温带冷却井下废弃水联合应用研究[J]
.煤炭技术,2015,34(4):212-214.
被引量:1
3
谭丽龙,周科平.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井下综合通讯系统稳定性评价[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15,35(4):88-90.
被引量:3
4
陈晓律.
发展的困惑[J]
.读书,2002(11):90-96.
被引量:5
5
王达.
煤炭类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煤炭技术,2006,25(8):5-6.
6
过江,古德生,吴超.
采矿学科的创新机制与创新教育探索[J]
.中国冶金教育,2007,12(3):3-5.
被引量:10
7
刘平.
如何从采矿工程工程中培养岩土工程的学生[J]
.科技信息,2007(21):35-35.
被引量:1
8
胡曰博,张新娜.
云南矿业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4):12-14.
9
高喜才,窦娟,解盘石,来兴平.
西部矿业工程力学教学与实验示范平台构建[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379-382.
被引量:7
10
李强,高喜才,窦娟,胡安辉,伍永平.
西部矿业特色优势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4):493-49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9
1
杨忠炯,何正忠.
薄窄矿脉采掘机械化问题探讨[J]
.矿业研究与开发,1993,13(4):62-66.
被引量:1
2
钟长永.
论宋代卓筒井的卓越成就[J]
.盐业史研究,1998(3):3-9.
被引量:4
3
姚绍德.
地下热熔法采硫工艺与新技术应用[J]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3,15(1):70-76.
被引量:1
4
姚绍德.
波兰硫矿藏的开发利用[J]
.中国矿业,1993,2(6):74-78.
被引量:1
5
王家濂.
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过去和未来[J]
.徐煤科技,1994(1):18-20.
被引量:2
6
柳少波,洪峰,梁杰.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天然气工业,2005,25(8):119-122.
被引量:23
7
陈威.
蔡元培的高等教育课程思想及其对现代大学课程建设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10(12):3-5.
被引量:7
8
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6,39-40,42,101,102,105,44,45,169,47.
9
刘爱华,李夕兵,赵国彦.特殊矿产资源开采方法与技术[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
李平,孙宇浩.我国首个海底采煤工作面试运转[N].中国矿业报,2005-06-21(01).
引证文献
4
1
李桂臣,卫英豪,万志军,范军.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探讨[J]
.煤炭高等教育,2014,32(3):89-92.
被引量:10
2
王清亚,田昌进,黄温钢,巫林平,严荣富.
《采矿新技术》课程内容体系构建[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2):163-166.
3
李俊平.
基于智能采矿的采矿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探索[J]
.中国冶金教育,2020(4):36-38.
被引量:3
4
赵兴东,曹建立,陈松.
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模式研究[J]
.高教学刊,2023,9(1):151-15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刘洪洋,艾德春,刘建刚,刘承伟,张鹏,李志刚.
应用型地方院校采矿工程专业智能开采实验班建设[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23):140-143.
被引量:1
2
严红,张源.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研究与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2015,24(3):88-91.
被引量:13
3
李青锋,王卫军.
基于外延式发展的传统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优化[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11):47-49.
被引量:4
4
张磊,屠世浩,张东升,牟宗龙,王若帆,张艳伟.
中澳采矿工程本科教学体系对比与优化探索[J]
.煤炭高等教育,2016,34(3):18-22.
被引量:6
5
闫帅,徐营,李学华,王襄禹.
采矿专业卓越型工程师人才实践教学创新探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10):113-115.
6
高林,吴桂义,邹义怀,刘勇,康向涛.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J]
.教育文化论坛,2016,8(5):43-46.
被引量:4
7
王晓振,朱卫兵.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改革方法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2017,26(4):15-18.
被引量:2
8
张源,万志军,李桂臣,严红,屠洪盛.
采矿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煤炭高等教育,2017,35(4):114-117.
被引量:12
9
万志军,张源,屠世浩,张东升,李桂臣,马文顶.
采矿工程专业“三提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
.煤炭高等教育,2018,36(2):117-121.
被引量:11
10
曹其嘉,韦钊,杨博飞.
基于“智能+”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
.现代盐化工,2021,48(4):143-144.
被引量:2
1
欧阳年开,尹健生.
瑞典高等采矿教育[J]
.世界采矿快报,1994,10(35):19-20.
2
周海萍,寇尚乾.
论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8(5):93-95.
被引量:2
3
靳钟铭.
21世纪采矿学的发展与展望[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5):40-43.
被引量:2
4
盛真.
谈加强毕业生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J]
.安徽科技与企业,2001(1):27-27.
5
Thayanne Barros Bandeira,Andre Souza da Cruz,Wellington Fonseca da Silva.
Bench for Vibration Study in an Unbalanced Motor Using Arduino[J]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2015,5(2):82-87.
6
吴媛媛.
关于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0(4):43-43.
7
孙涛.
浅谈煤矿技工学校煤矿开采专业建设[J]
.经营管理者,2012,0(02X):307-307.
8
王坚,石华.
采矿工程教育[J]
.采矿技术,1993(28):2-5.
9
司亚梅.
高职院校选煤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
.中国职工教育,2014(1X):158-159.
被引量:1
10
朱彩云.
试论煤矿示范性培训专业建设在安全培训中的作用[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4,39(4):180-182.
被引量:1
中国冶金教育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