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维果茨基的调节概念及其对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主要机制有两类 :元认知调节和认知调节。前者指自我调节符号工具的获得 ;后者指获得表征某一现象的本质的科学概念。近年来 ,在教学心理学界欣起了研究维氏调节概念的高潮。出现了以指导发现为特征的学习观、调节——学习观及“理论的学习”观。对教学研究与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作者
邢强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11,21,共5页
Studies in Foreign Education
关键词
教学研究
元认知
维果茨基
调节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129
1
潘绍典.
维果茨基论儿童言语的发生和发展[J]
.心理学探新,2000,20(2):21-24.
被引量:5
2
张建卫,刘玉新.
维果茨基发展心理研究方法体系之初探[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92-96.
被引量:14
3
赵慧军.
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88-94.
被引量:49
4
王光荣.
维果茨基心理学遗产在西方[J]
.心理学探新,1999,19(3):18-21.
被引量:1
5
龚浩然.
维果茨基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贡献——从纪念维果茨基诞辰100周年国际会议说起[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4):62-65.
被引量:13
6
桑新民.
Л·С·维果斯基在教学论基础中的探索和变革[J]
.比较教育研究,1987(6):41-45.
被引量:3
7
龚浩然.
Л.С.维果茨基关于高级心理机能的理论[J]
.心理学报,1985,17(1):15-22.
被引量:12
8
龚浩然.
试论Л·С·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J]
.心理学探新,1981,6(3):46-54.
被引量:5
9
徐世京.
维果茨基的一些思惟观点与研究述评[J]
.心理学报,1980,12(3):361-366.
被引量:3
10
李沂.
А.Н.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J]
.心理学报,1979,11(2):233-241.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9
1
陈京军.
我国近二十年来维果茨基研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5):116-118.
被引量:4
2
张萌,张积家.
维果茨基的心理语言学思想述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22-128.
被引量:7
3
胥静.
浅谈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J]
.科技信息,2009(15):205-206.
4
吴文,李森.
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语言教学观[J]
.山东外语教学,2009(6):48-53.
被引量:27
5
吴文.
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8(3):54-61.
被引量:37
6
吴文,甘勇.
社会文化视野下二语习得研究25年[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3(6):75-83.
被引量:15
7
潘庆玉.
新维果茨基学派主导活动理论述评[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6):133-141.
被引量:2
8
蒋荣.
调控理论视角下汉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认知机制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1):9-15.
被引量:12
9
朱世平.
“学习者共同体中的指导发现”对翻转课堂的启示[J]
.长沙大学学报,2016,30(1):158-160.
二级引证文献
95
1
韦九报.
近十年CSL习得研究的观念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J]
.语文学刊,2021(1):22-29.
2
罗荣,陈京军.
结合论:维果茨基的语言习得观[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101-104.
被引量:4
3
潘尔艳.
建构主义与当代大学英语教学[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174-174.
被引量:1
4
金丽.
改革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英语课大班课堂教学互动环境的建构[J]
.科技信息,2008(32):309-310.
5
高凤兰.
论维果茨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哲学观[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44-147.
被引量:19
6
张海燕.
维果茨基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近10年来的研究与实践[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9):204-205.
被引量:1
7
廖正刚,张抒.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体验英语读写模式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114-117.
8
唐超,王悦.
维果茨基的心理语言观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
.学理论,2010(27):242-243.
被引量:3
9
程晓堂,岳颖.
语言作为心智发展的工具——兼论外语学习的意义[J]
.中国外语,2011,8(1):51-57.
被引量:87
10
吴文.
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8(3):54-61.
被引量:37
1
赵慧珍,王丹.
基于教师发展的教师评价制度探析[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4):70-72.
被引量:2
2
周香荣,王文斌.
如何实现集体备课的最优化[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9(4):36-37.
3
朱雪兵.
“指导发现,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
.科学教育,2011,17(6):48-49.
被引量:1
4
黎坚,杜卫,孙晓敏.
元认知调节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1-28.
被引量:12
5
张海燕.
教师情绪自我管理的控制点[J]
.思想.理论.教育,2004(4):30-32.
被引量:2
6
徐燕雯.
从元认知角度看促进教师反思[J]
.现代企业教育,2008(2):101-102.
7
姚玥明.
探索以情促教的辅导员思政教育方式[J]
.鄂州大学学报,2017,24(3):85-86.
被引量:1
8
伍国华.
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科学发现学习实现模式——从单纯发现到指导发现[J]
.电化教育研究,2010,31(8):51-56.
被引量:3
9
田宝忠.
元认知对学习能力的积极影响[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2):22-25.
10
冯治刚.
集体备课——奏响校本教研的主旋律[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4(9):57-59.
被引量:3
外国教育研究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