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41,共1页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同被引文献16
-
1陈志平.新时期高等院校的竞争策略[J].探求,2001(3):28-30. 被引量:5
-
2崔景贵.知识经济挑战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青年研究,1999(1):38-41. 被引量:15
-
3李福华,任元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学校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定位[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102-106. 被引量:1
-
4包昌火 谢新洲.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M].华夏出版社,2001,4..
-
5现代远程教育:挑战不容回避[EB/OL]http:∥www. china - gx. cn/xw/shownews. asp? snumber =1000971: 2005 -2 - 18
-
6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有新定位[EB/OL].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 cer. net/article/20040706/3109622.shtml.
-
7不出国门也"留学"[EB/OL].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http://www.2198.cn/old/xinban/zwbx_bcgm.htm.
-
8今年成招招生69598人[EB/OL].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http://www.2198.cn/old/xinban/crgk_czzs.htm.
-
9教育部负责人谈自学考试三大趋势[EB/OL].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http://www.2198.cn/old/xinban/zxks_jfzrtzkqs.htm.
-
10余南平.市场经济下高校竞争的战略管理[J].上海高教研究,1997,17(10):26-2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9
-
1赵真真.浅析教师主导作用下的生本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3):54-56.
-
2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6(3):3-5. 被引量:107
-
3湛俊三,杨园.地方多科性大学战略发展环境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6):110-111. 被引量:1
-
4葛承群.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1):57-58. 被引量:10
-
5朱宏伟.改革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培养创新人才[J].市场周刊,2006,19(8):26-27. 被引量:3
-
6高睿,刘俊.互动教学法与竞争机制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31):194-196. 被引量:2
-
7刘恩方.《孟子》《陶行知文集》《爱弥儿》与“以学生为本”[J].科学咨询,2012(8):30-32. 被引量:1
-
8陆菊.高职院校专题式教学模式探析——以《新闻采访与写作》选修课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9(6):146-148. 被引量:1
-
9郭玲伶.高校践行“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4(4):27-28. 被引量:1
-
10张朝霞.学生为本的高校班级管理的理念与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45-47. 被引量:4
-
1鲜静林,陈治华.关于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6):45-46. 被引量:11
-
2言志钧.培训是一种激励[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5):84-84.
-
3斯图尔特E.杰克逊,王景烨,汤余平(翻译).摆脱成功历史的束缚[J].北大商业评论,2011(8):30-33.
-
4娄银银,刘春茂.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战略研究综述(二)[J].现代情报,2010,30(8):176-177.
-
5娄银银,刘春茂.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战略研究综述(一)[J].现代情报,2010,30(7):166-168. 被引量:2
-
6靖国平.中心城市地方高教发展战略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1,12(2):57-61. 被引量:3
-
7朱军文.高等教育品牌战略初探[J].中等城市经济,2000(4):78-80. 被引量:1
-
8鲁永杰.人力资源开发战略[J].甘肃农业,2005(4):25-25.
-
9李晓云.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意义[J].现代交际,2016(7):122-122. 被引量:1
-
10林茂全,宋丹.初论高等教育竞争战略[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