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0年第5期11-12,共2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同被引文献14
-
1李秀石.德法、德波改善历史教科书的启示[J].社会科学,2006(12):57-64. 被引量:3
-
2熊守清.日本与中国历史教科书的比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8):23-25. 被引量:1
-
3杨彪,朱珺.当前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古代中国[J].历史教学问题,2007(6):93-98. 被引量:2
-
4高兰.历史教科书与历史和解——法德模式与中日模式探究[J].史林,2010(3):162-169. 被引量:2
-
5苏珊·波普,尤塔·舒曼,孟钟捷.全球化时代的历史教育——访[德]苏珊·波普教授与尤塔·舒曼博士[J].历史教学问题,2011(2):26-31. 被引量:2
-
6许芳.新世纪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述评——基于政治学视角[J].中学历史教学,2017,0(5):16-19. 被引量:2
-
7史桂芳.日本历史教科书关于中日战争的书写及评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8,0(1):141-151. 被引量:2
-
8梁爽.法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抗日战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7. 被引量:1
-
9张煜.百年来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侵略动机的书写[J].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0(1):67-75. 被引量:2
-
10张弛,储春花.法国历史教材中的中国形象[J].历史教学问题,2020(1):153-159. 被引量:7
-
1王宏志.应当重视中国文化史的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1985,5(2):17-21.
-
2王琨.初探上海初一年级中国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J].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5):137-138.
-
3李莉.香港与内地中国历史教科书史料运用之不同[J].历史教学,2007(8):27-28. 被引量:1
-
4石晓璐.香港中国历史教科书特色研究——以龄记版《新探索中国史》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5):73-74.
-
5朱汉国.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民族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1):9-11.
-
6冯一下.开山之作奠基之功——纪念《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出版110周年[J].中学历史教学,2014(3):6-8.
-
7梁励.第一、二册人物编写的特色——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J].文教资料,1995(1):120-128.
-
8克罗迪.施耐得.连续性与发展:中国历史教科书里中国历史的表现——一种德国观点[J].历史教学问题,2004(4):84-86.
-
9尹小明.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楷体字内容的教法初探[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99,0(2):44-45.
-
10李莉.香港与内地高中历史教科书关于鸦片战争编写之比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5):7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