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离骚》与早期弃逐诗之关联及承接转换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骚体逐臣诗的代表作,《离骚》不仅受到此前弃妇诗的影响,而且与《诗经》中的逐臣诗也存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诸多关联:围绕"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一核心环节,在被逐原因、被逐过程、抒悲写怨等基本形态上,《离骚》与《四月》更为接近;在怨慕心态与讽刺特点上,与《小弁》以及相关的剌谗之作具有内在的关合;在心性志节的表现上,与《柏舟》存在明显的承接。如果收拢视线,仅从《柏舟》兼具夫妇、君臣之多元义项一点来看,则其与春秋时代流行的对弃妇诗的政治性解读一起,大大强化了男女君臣间的文化关联,为《离骚》的象喻范式导夫先路;而《离骚》建构的借男女离合以喻君臣际遇的象喻系统,则在承接先行作品的基础上,将弃逐文学的内容和艺术予以了空前的发展和提升。
作者 尚永亮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8-195,共8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龙景瀚.《离骚笺》,游国恩主编.《离骚纂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03-504页.
  • 2《毛诗正义》卷十七,《十三经注疏》(上),中华书局.1980年第1版,第550页.
  • 3朱冀.《离骚辩》,游国恩主编.《离骚纂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94页.
  • 4林云铭.《楚辞灯》,游国恩主编.《离骚纂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94页.
  • 5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9页.
  • 6《毛诗正义》卷二,《十三经注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96页.
  • 7《孟子注疏》卷十四上,《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775页.
  • 8刘勰.《辨骚》,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47页.
  • 9《诗经六帖》,《(诗经)百家别解考(国风上)》,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01页.
  • 10闻一多:《诗经通义甲》,《闻一多全集·诗经编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2页.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